福州日報記者組
昨日,受市政府委托,市財政局向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提請審議的《關于福州市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18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提出,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合計安排支出759.79億元,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合計安排支出240億元,將圍繞建設現代經濟體系、打造生態宜居城市、補齊社會民生短板及統籌城鄉協調發展4項工作重點,為加快建設環境更美、品質更好、功能更全、服務更優的有福之州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8.98億元支持海絲戰略支點城市建設
促進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安排5.17億元,助推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支持“中國制造2025”福州行動計劃;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等先進制造業,實施產業龍頭促進計劃。
發揮科技創新帶動作用。結合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安排3.99億元,支持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加快建設,切實推動經濟創新發展十項政策落地生效;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能力,完善科技企業創新孵化育成體系。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安排5.26億元,加快建設“數字福州”,大力發展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新型顯示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制造業。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扶持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新技術產業發展。支持金融、類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壯大。
提升對外經濟開放水平。安排8.98億元,支持海絲戰略支點城市建設,支持機場二期建設和新航線開辟,增強福州港口生產和航運能力,提升航空航運中心樞紐功能。完善總部經濟扶持政策。支持自貿試驗區加快建設,持續深化“一帶一路”沿線經貿合作。繼續支持深化榕臺經貿交流往來。
200億元支持城區三年舊改計劃
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安排83.83億元,全面優化升級城市交通體系;加快推進第二批385個交通緩堵項目,支持地鐵多線路全面提速建設。安排8.44億元,支持地下排水管網排查修復,運用PPP模式提升城鎮垃圾和污水綜合處置能力。
營造和諧宜居城市環境。安排200億元,支持城區三年舊改計劃,重點推動51個連片舊屋區改造項目和300個老舊住宅小區整治。安排23.54億元,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支持推進“廁所革命”。支持城市潔凈工程。
優化生態文明綠色空間。安排34.47億元,大力支持水環境綜合治理,支持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任務。建設依托自然山水的休閑步道,實施園林綠化“五個提升”工程。支持開展“清水藍天”專項行動。
引領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安排2億元,推動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建設。推進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等一批惠民工程。支持“無現金城市”建設,借力“互聯網+”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155億元支持2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
支持提高教育質量。安排32.26億元,提高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覆蓋率,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支持中小學新改擴建和設施提升,全面促進各類教育均衡高效發展。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安排29.46億元,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落實各項助殘政策;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支持醫療衛生和養老事業。安排19.13億元,推進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加強全民衛生與健康保障。新改擴建一批公辦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鄉鎮敬老院、農村幸福院等,逐步建立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養老服務體系。
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安排24.70億元,大力支持“平安福州”建設,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支持糧食安全和“菜籃子”工程。統籌資金155億元,支持辦好2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
70億元支持濱海新城建設
支持濱海新城建設。安排70億元,支持地鐵6號線、濱海快線、東南快速通道等交通路網建設;支持東湖濕地公園、濱海森林景觀保護帶等生態修復;支持濱海綜合醫院、實驗學校、海峽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民生項目建設;推進更多大數據企業落戶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加快臨空經濟區建設,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
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安排7.61億元,大力支持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和智慧農業等特色現代農業;支持農產品加工營銷業、休閑農業、農業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支持“三農”創新創業。
支持農村綠色生態建設。安排11.76億元,推進防洪防潮、萬里生態水系等六大類水利工程建設;支持造林綠化、森林資源保護。持續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繼續支持美麗鄉村建設。
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健全防止返貧、鞏固脫貧成果的長效機制,精準推進產業、就業、智力、金融等幫扶貧新模式。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醫藥衛生界別委員熱議醫療衛生“補短板”話題2018-01-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