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1月21日電(記者 秦婧)“我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消失的農耕文化,再現淳樸的鄉風民貌,就是想把農村的根兒留下……”在向記者展示自己的巨幅畫作時,河北辛集農民畫傳承人耿占雄激動地說。
今年70歲的耿占雄是首批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辛集農民畫的傳承人、民間美術家。歷時三個多月,幾易其稿后,他以“留住鄉愁”為主題創作完成了200多平方米的農民畫作,用鮮艷的色彩、簡潔的筆觸,勾畫出了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全景圖”。
走進耿占雄創立的農民畫培訓班教室,四面墻壁上繪滿了大大小小的人物、動物及農耕用具,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細細品味,你會發現每幅畫作都構思巧妙,既獨立成篇,又相映成趣,從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等四季變換,到迎新、祈福、安宅、嫁娶等傳統習俗,一個個真實生動的農村場面盡收眼底。“這幅畫里共創作了500多個不同的人物形象,設計了160多個場景,客觀而全面地展現了廣袤農村的淳樸鄉情。”耿占雄說。
在農村土生土長的耿占雄曾在部隊學過畫畫,退伍后立志返鄉傳承和發揚農民畫,為素有“詩洋畫海金束鹿”之稱的家鄉辛集做一點貢獻。1985年,耿占雄回到家鄉辦起了農民畫培訓班,1988年創辦農民畫社,并在之后的幾年時間里,把鄉愁與鄉情畫到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影動指尖 “荷花仙女”喚醒千年皮影記憶2018-01-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