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大田縣閩中康養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為曬太陽的老人講故事。(新華社資料圖)
編者按:1月25日至31日,福建省兩會在福州召開。過去的五年,福建取得了哪些成就,代表委員們又將關注什么熱點話題?兩會期間,東南網將推出七篇系列報道,充分展現福建五年來在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取得的非凡成績。今日推出的是“養老篇”——《福建夯實平臺補齊“短板” 構建多元養老服務新格局 》。
——東南網聚焦民生話發展系列報道之四
東南網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全社會的責任。五年來,我省多措并舉補齊養老短板,從頂層設計、出臺相關政策制度作為保障;夯實發展平臺,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創新機制,破解發展難題;努力實現讓老年人快樂地生活、健康地長壽、優雅地老去。
有這么一組數據:
2016年,全省各級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資金超過9480萬元;
2017年,全省建設100個社區老年人照料中心、完善提升200個居家養老服務站、新建300個農村幸福院;
2018年,全省將新建150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00個農村幸福院;
最后一組數據是今年福建省兩會上,省政府報告最新指出的,這也是我省連續五年將養老服務工程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
全面小康關鍵在民生,民生攻堅重點在“補短板”。福建省委明確提出將養老作為補短板的四大重點領域之一,在今年福建省兩會會場內外,養老問題更是各位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加強頂層設計
健全政策機制 補齊養老事業短板
我省養老事業存在短板,主要體現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不足、機構養老發展緩慢、醫養結合不夠緊密、養老服務人員匱乏等。數據顯示,目前我省有532萬老年人口,80歲以上失能、空巢、政府兜底的老人總數在200萬人左右;到2020年,老年人口預計達到615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5%。截止2016年12月,我省現有養老機構從業人員7081人,其中護理人員4072人,我省養老機構護理員隊伍建設專業人員缺口較多。福建省老齡辦分析,未來福建老齡化發展不僅規模大,而且流量大,養老擔子將顯著加重。
對此,福建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出臺一系列惠及老年人的政策,去年3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后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十條措施的通知》、《關于加快養老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全國屬于政策完備程度較高的省份。其中,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養老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等八大工程。
到2020年,我省養老服務事業將實現以下目標:一是服務設施將更加健全,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35張以上;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覆蓋全省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區鄉鎮,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超過60%;基本養老服務覆蓋全體老年人。二是醫養資源深度融合,65周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75%;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提供醫療衛生服務;護理型床位數占比超過30%。三是服務隊伍不斷壯大,養老相關專業在校生超過3萬人,每萬名老年人擁有管理人員超過5人、護理人員超過25人。四是市場活力充分激發,民營養老床位占比超過50%;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服務型龍頭企業。
1月12日,大田縣均溪鎮福塘村簽約醫生陳美該在林愛葉老人(右)家為她測量血壓。(新華社資料圖)
夯實平臺
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破解發展難題
2016年,福建設立省級養老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60億元,首期30億元,由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福能集團共同出資6億元,作為引導基金,同時吸收銀行、保險、企業等社會資本24億元。基金主要投向養老基礎設施建設、養老綜合體建設、養老服務類以及養老產業相關項目。
2017年,福建省強化政府引導,形成多元化投入,福彩公益金80%以上用于養老項目,是全國最高的省份;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大投入,通過承包、委托、合資合作等共建民營的方式,將鄉鎮敬老院交由社會組織或企業運營,各縣(市、區)均引進或培育1—2家專業化組織,實現了社會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在縣級全覆蓋,扶持培育了一批專業化養老服務龍頭企業。
此外,福建省不斷深化閩臺合作,提升發展水平。允許臺灣養老服務提供者以獨資或合資民辦非企業單位形式開辦養老機構,加強與臺灣養老護理轉診合作。建立閩臺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基地,聘請臺灣養老服務專業人才來閩傳道授業。
今年兩會上,省政府報告指出,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今年將新建150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00個農村幸福院,實施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工程;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引導和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養老,壯大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新增養老床位1萬張以上,6月底前完成已建養老機構安全達標和設立許可;統籌推進城鄉老年教育,加快發展社區老年教育和遠程教育。
省兩會代表、委員熱議養老話題 帶來不少“金點子”
“我已經連續多年關注養老問題,目前政府也非常重視養老服務。從居家養老、家庭醫生簽約等,出臺了一系列的舉措和政策,助推了我省養老事業的發展。”省人大代表陳展弘對記者如是說道,他建議,建立完善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制度,將高齡津貼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范圍;對于沒有領取職工保險、養老保險的高齡的老人,領取的條件劃分要更清晰和明確。
省政協委員楊京鐘今年帶來的提案是《關于推廣長者食堂和抱團養老服務模式的建議》,“長者飯堂”是居家養老服務的創新舉措。民以食為天,讓老人們能夠方便地吃上一口熱飯,對于走出老齡化、高齡化與空巢化疊加的養老困境,有著重要意義。
楊京鐘建議,將“長者飯堂”納入公共養老服務體系,在小區會所劃定專門區域,創辦“長者飯堂”。。一方面加大政府財政扶持力度,落實“長者飯堂”相關補貼制度,著重解決老有所養等問題。另一方面,開展親情牽手活動,鼓勵大學生、部隊官兵、愛心團體等群體,與老年人結對子,為他們提供精神慰藉和親情撫慰。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 進行大2018-01-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