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茉莉花產業品牌理當叫響
省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福州茉莉花種植‘保衛戰’”系列報道并建言——
省人大代表張順儒正在閱讀福建日報《福州茉莉花種植“保衛戰”》報道文章。
東南網1月30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 文/圖)16日,福建日報及東南網聯合刊發《福州茉莉花種植“保衛戰”》報道,關注福州茉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及目前面臨的種植采摘者老齡化嚴重、收益不平衡、種植水平不一等問題,報道刊發后,引發各界關注。
恰逢省兩會召開之際,如何更好地保護、推廣福州茉莉花產業也成為會場內外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與此同時,連日來,記者走訪相關領域內專家、企業、政府部門等,聽一聽他們對于上述問題的看法及建議。
省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報道
建言打造“叫得響”的品牌
“這個報道能引發更多人關注福州茉莉花產業的發展。”省人大代表張順儒指著當天刊發的報紙對記者說,如果單從福州茉莉花茶產業分析,它應更加注重文化內核宣傳,中高端品牌價值鏈延伸發展。
張順儒是安溪民間茶斗茶會負責人,幾十年來從事茶產業,對于茶產業發展有著一定的研究和見解。他分析道:“福州茉莉花茶曾經在國內有過輝煌的歷史和成績,茉莉花茶也受到市場的歡迎和認可。隨著時間發展,茉莉種植面積減少、品牌打造有待提升等原因制約了它進一步發展。”
“這個報道也提到,目前福州茉莉花種植面積也正在恢復,這是件好事。”張順儒建議,在茉莉花茶品牌打造上,應該從中高端入手,打造強勢品牌,在全省、全國推出一個能叫得響的福州茉莉花品牌。這個需要企業、政府等多部門一起聯動,通力合作;產品開發也要多元化,例如,茶飲料、藥茶等衍生產品,打造茶產業鏈。
省政協委員陳禮忠是地道的福州人,在看到《福州茉莉花種植“保衛戰”》系列報道后,感慨地說:“從小我們都喜歡喝茉莉茶,那時福州茉莉花茶可謂是名揚四海。”陳禮忠說,應該不能叫“保衛戰”,應是“復興”,福州茉莉花產業是復興,畢竟它曾經有過輝煌。
“福州茉莉花茶應該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從企業自身來說,可以加大研發力度,從產品包裝上下功夫,也可以和文創相結合,跟福州特色的軟木畫、漆器等有機結合。”陳禮忠說,“另外,要注重福州茉莉花品牌文化的宣傳,一個產品要有文化作為積淀。”
“產品有文化厚重感,福州茉莉花茶就是講好福州故事的一個代表。另外就是要加強推廣的力度,有好的產品、好的包裝、好的推廣,我想茉莉花茶復興應該是指日可待。”陳禮忠如是說。
福州茉莉花茶品牌在市場及受眾中心的認可度、品牌建設有待提高。閩榕茶葉副總經理嚴錦華對此深有感觸。他對記者說,面對市場福州茉莉花茶產業要抱團合作,行業更要有凝聚力,發揮合力打造品牌。
“在一些時間節點上,各企業可以通力合作加強品牌營銷策劃,加大福州茉莉花品牌曝光度等。”嚴錦華認為,整個盤子做起來后,有了更大的知名度,對于企業自身也是利好。
專家建議:打造全產業鏈多元發展
福州茉莉花膏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國內頂級調香師郭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福州茉莉花產業,對茉莉花有著獨特的感情,他以“一朵茉莉 一生莫離”為信條,近年來積極為福州茉莉花如何更好發展奔走呼吁。
郭斌以法國香水之都格拉斯為例,認為福州茉莉花產業轉型發展可以借鑒。“由于產業的提升轉移,格拉斯茉莉小鎮成功轉型到香水、旅游、休閑產業,這些產業多元發展,不止單一縱向某一領域,使其發展具有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郭斌認為,福州的茉莉產業不僅要有茉莉花茶、茉莉花膏,更需要從全產業鏈角度,與溫泉、旅游、文創產品等相結合。
福州市農業局種植處副處長張建勝指出,為了扶持茉莉花種植基地建設,擴大福州市茉莉花種植面積,促進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的發展壯大,福州市農業局決定連續三年(2017年—2019年)對新植的茉莉花面積給予獎勵。下一階段,還將加大相關政策扶持力度。
王維奇是福建師范大學副教授,還是福州茉莉花茶科技與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聯合研究中心農業遺產研究室副主任,負責福州茉莉花茶科技與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監測項目,并為遺產保護與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王維奇認為:“應該結合福州茉莉花茶與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品牌,突出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獨特的制作工藝、茉莉花茶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宣傳相融合,提升品牌效應。”王維奇建議,設立茉莉花茶科普日、茉莉花茶文化進校園,將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特征與價值寫進鄉土教材,借助各種媒體宣傳途徑提高茉莉花認知度、認可度。
他同時指出,福州茉莉花茶文化可以與旅游資源相結合,建設集生態旅游和觀光品茗為一體的各類茶樓、茶館,甚至是特色小鎮。
熱議
保衛茉莉花激發產業“造血”能力
胡蔚
福州茉莉花雖然是傳統種植業,但也要有創新發展意識,一方面,可以在產業鏈的深度上下功夫,除了茉莉花茶、茉莉花膏之外,還可以開發更多周邊產品,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余地。另一方面,可以在產業鏈的廣度上下功夫,與旅游、文化創意、餐飲等朝陽產業相結合,打造茶旅結合、文旅結合的創意基地、旅游中心,形成全產業鏈的業態組合。
茉莉花產業發展重在增強內生動力
杜建鋒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匱乏會導致產業發展后繼乏力。相關部門應透過多種途徑解決人才問題,在招工、人員培訓方面多想辦法。多渠道積極培育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大師人物,鼓勵“非遺”傳承人開班授課,讓更多人掌握技藝。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福建省兩會代表委員熱議東南網茉莉花系列報道2018-01-28
- 茉莉花茶茶王賽選出6個“茶王” 閩榕茶業等獲獎2017-10-20
- 河神第六集歌女唱的歌叫什么名字?茉莉花完整版歌詞下載2017-07-28
- 金雞山陽光助學健步走舉行 福州五千市民領養茉莉花2017-07-03
- 福州白馬路綠化分車帶茉莉花頻遭偷采 園林局將加強巡查2017-06-20
- 怎么種好茉莉花來福州金雞山聽講座2017-06-16
- 長樂東湖茉莉花公園環湖休閑步道動工2017-04-13
- 明起至16日20萬株茉莉花苗免費送 期待滿城飄香2017-04-09
- 18萬株茉莉花安家飛鳳山 打造茉莉花街景公園 2017-03-17
- 明天 來閩江公園種茉莉2017-03-1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雕版印刷體驗活動在福州正誼書院舉行2018-0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