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郎佳子彧正在制作面人。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群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1日電(記者 張群)“這個是一般女生化妝時都會畫的臥蠶。”郎佳子彧邊說邊用撥子將一根微細的面條挑到眼睛下方,壽星的面部瞬間精致了不少。
今年23歲的郎佳子彧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捏面人已有20年,是一名資深“老”藝人。1921年,他的爺爺郎紹安拜“面人王”趙闊明為師,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郎紹安帶著全家和一身手藝走南闖北,通過一個個面人記錄著百年來中國歷史的變遷。
制作面人所需的各種工具。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群攝
做面人所需的江米十分講究,需要一粒粒精挑細選出來,“并進行手工反復磨、篩;而大部分制作工具也都是自己手工做的,最常用的工具是撥子和撥棍。撥子相對較扁、較尖,多用來挑、刻或者切斷,撥棍則稍微圓滑些,用于搟或做較為柔和的衣紋。此外,還有鑷子、小剪刀、小梳子等其他工具。
“小時候看爸爸捏面人,覺得這個操作好厲害,特別神奇,我經常在旁邊看得入迷。”有一次,父親給郎佳子彧安排了一個任務——搓5根細長條,這個平時看父親做起來非常簡單的事情,郎佳子彧卻花費了3個小時才做好。
后來,父親對郎佳子彧的要求逐漸升級,一個寒暑假要捏50個面人。在父親的嚴厲督促下,郎佳子彧至今已創作近5000件作品。憑借精湛的手藝,16歲那年,他被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破格吸收為準會員,18歲時正式轉為會員,同年還被東城區民間藝術家協會吸收為會員。
郎佳子彧面人作品《齊天大圣》。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群攝
作為一名95后,郎佳子彧和同齡男孩一樣喜歡打籃球、看動漫,而他也巧妙地將這些符合年輕人審美和喜好的流行元素融入到面塑創作中,實現了創作題材上的創新,并且被許多人所喜歡。
面人《福娃》是郎佳子彧做的最早的卡通面人,也是他第一次做現代題材的面人;郎佳子彧酷愛打籃球,他捏了幾個《灌籃高手》里主角形象的面人,刻畫得惟妙惟肖;球鞋面塑《WE ARE JORDAN》是他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以服飾作為單獨元素進行的創作;面塑作品《葛優癱》是將表情包題材應用于面人創作的一大嘗試,人物張著的嘴十分有特點,就連牙齒也都非常細致地被刻畫出來……
無論是傳統題材還是現代題材,以往的面塑都是具象的,注重寫實,刻畫細節。然而,郎佳子彧卻更偏愛表現主義,表達內心感受。他高中時創作的面人作品《花季》就是其中的一個,生動地表現了高三學子面對高考壓力時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態。
郎佳子彧面人作品《葛優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群攝
在郎佳子彧看來,無論如何創新,捏面人的手法、技藝必然是一脈傳承下來的,但是,如果想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反映當下時代屬性和人民生活,才能煥發出歷久彌新的魅力,吸引人們接受、認可、學習和傳承。
為了更好地弘揚北京“面人郎”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學期間,郎佳子彧經常在“創意手工”活動上教同學們捏面人,同時走進幼兒園、中小學、高校、社區教授面人技藝,“我想讓更多人了解‘面人郎’,而在教別人的時候,我自己也在不斷進步,對新作品的創作會有所啟發。”
郎佳子彧面人作品《櫻木花道》。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群攝
大四下學期,郎佳子彧想嘗試通過新媒體方式做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內容吸引人們關注面人技藝。從2017年4月8日開始,每周六的“郎老師周六小課堂”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以輕松幽默的方式為大家講解面塑制作過程、幫助大家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此期間,郎佳子彧還去過紋身店做關于日式傳統面具的面塑,去改裝車店做剎車盤面塑,“這些都是從來沒有在面人郎中出現過的東西,比較跳脫、打破常規。”
值得一提的是,郎佳子彧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高考時以643分的優異成績,被國際關系學院傳播學專業錄取;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招生考試中,他取得了北京大學美術專碩第一名的初試好成績,并希望能通過更加專業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和功底,為北京“面人郎”、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弘揚傳播添磚加瓦。
郎佳子彧面人作品《小黃人》。本人供圖
郎佳子彧高中時期面人作品《花季》。本人供圖
面人作品《這個殺手不太冷》是郎佳子彧最滿意的作品之一。本人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共享單車摩拜ofo漲價!包月20元 “免費騎”時2018-03-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