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為民,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更高期待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
2017年5月,河南鄭州醫生楊某在電梯內勸阻老人吸煙引發爭辯,老人不久后猝死,楊某被家屬訴至法院,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今年1月,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醫生電梯內勸阻吸煙案”進行二審宣判,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被告楊某不承擔法律責任。
公正司法,不止于揚善懲惡,更能樹立規則、引領風尚。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相應地,在司法領域,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說。
司法為民,就要打通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
“執行難”直接影響公平正義的實現。過去五年,人民法院受理執行案件2224.6萬件、執結2100萬件,執行到位金額7萬億元;聯合國家發改委等60多個單位構建信用懲戒網絡,“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格局初步形成……
“最高法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力爭讓這一歷史難題真正成為歷史,司法權威度、公信力顯著提升。”民建廣西委主委錢學明委員表示,“基本解決執行難”迎來決戰之年,相信人民法院將如期打贏這場硬仗。
司法為民,就要讓公平正義愈發可觸可感可信——
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庭審64.6萬件;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文書4278.3萬份,成為全球最大裁判文書資料庫;
四級檢察院全部實現案件信息公開系統、電子卷宗系統、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新聞發言人全覆蓋……
今年的兩高報告上,二維碼再次“如約而至”。掃描二維碼,報告就可以“動起來”“有聲音”“可互動”。
“兩高報告印上二維碼已不是第一次,這是司法機關深化司法公開,讓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的一個標志。期待司法機關能給大家帶來更多這種‘驚喜’。”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委員說。
司法為民,就要堅持百姓有所呼,司法有所應——
從制定關于勞動爭議、食品藥品、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司法解釋,到開展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試點;從懲治涉醫犯罪、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到掃黑除惡不留死角;從妥善審理征地補償案件,到設立旅游法庭,就地化解旅游糾紛……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是司法機關前進的動力。
新時代昭示新氣象,新征程呼喚新作為。
“我是全國12萬名法官中的普通一員,但卻是能以一紙判決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一份力量!”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二庭庭長厲莉代表說。
“新時代下,我們要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把握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新期待,不斷豐富司法為民舉措。”青海省西寧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沙沨代表說。
人們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司法機關揚帆前行,讓公正之光暖人心田。司法制度建設向著公正高效權威的目標扎實邁進,必將創造法治中國建設新的輝煌。(參與采寫:烏夢達、周穎、王成、吳文詡、李鯤、孟含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聚焦全國兩會·福建代表委員2018-03-09
- 在履職中度過自己的節日2018-03-09
-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 在廈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啟程參會2018-02-28
- 2017年全國兩會今日落幕 李克強將答記者問2017-03-15
- 全國兩會送出這些民生福利 將惠及你我生活2017-03-15
- 尤權、于偉國看望參加全國兩會報道的我省一線新聞工作者2017-03-14
- 參加全國兩會的福建代表委員為改善民生獻計 2017-03-10
- 福建代表委員:巧用“加減法”振興實體經濟2017-03-08
- 福建代表團開放日 書記話民生省長談扶貧2017-03-07
- 張勇: 去年民間投資凈增了1萬億以上2017-03-0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讓公平正義之光暖人心田——從全國兩會看司法2018-03-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