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戲曲版圖中,福建算是個“高地”,其中以莆仙戲、梨園戲、閩劇等為代表的福建傳統地方戲劇種在全國乃至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近年隨著戲曲老藝人的離世,傳統藝術正在流失。為此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兩年前特設了《尋訪老藝人》項目,開始對全省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老藝人進行深度采訪挖掘。記者昨日采訪時獲悉,今年下半年《尋訪老藝人》拍攝焦點將轉到福州閩劇老藝人身上。
記者了解到,與其他傳統藝術一樣,當前福建本省地方劇種存在著新生力量不足的問題,莆仙戲、梨園戲、閩劇等福建大劇種編、導、音樂設計等主體人員都在50歲以上,北路戲、大腔戲、四平戲、平講戲、打城戲等受地方經濟條件及其他人為因素的影響,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境況。比起那些能夠以固定形態或物質化加以保存的文化遺產,戲曲表演很容易隨著“人亡藝絕”而失傳,所以有必要關注健在的老藝人,運用數字多媒體技術拍攝老藝人的紀錄片,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靜態保護”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
據《尋訪老藝人》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2016年開始啟動,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老藝人的口述史,讓老人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藝術經歷、表演心得,以及自己對藝術上的見解,以作為年輕一輩繼承地方戲曲的第一手資料得以保存。第二是通過現代數字媒體技術,記錄老藝人演藝生涯中的代表性劇目、藝術特點,以及傳統的“口傳心授”教學方式,發揮老藝人在戲曲藝術傳承中的作用。
對于即將在福州開展的《尋訪老藝人》拍攝計劃,該負責人表示:“我們將重點選擇在閩劇表演、導演和音樂方面有成就的老藝人,對保護和傳承戲曲盡一份責任和義務。在拍攝采訪過程,非常歡迎閩劇戲迷向我們提供珍藏的視頻或圖像資料,豐富紀錄片的內容。”
責任編輯:趙睿
- 5朵“梅花”同臺綻放 名戲名家泉州聚首唱上元2018-03-06
- “名戲名家唱上元”落幕 吸引全國各地戲迷聚泉看戲2018-03-01
- 閩劇“三朵梅花”央視唱大戲 第二次亮相戲曲春晚2018-02-12
- 莆仙方言與非遺莆仙戲2018-01-02
- 福建劇種數量位居全國第九2017-12-29
- 閩劇化身動漫進校園 傳統文化煥發新魅力2017-12-28
- 五年鄉音鄉情寶島行 閩臺文緣文脈促融合2017-12-26
- 民俗旅游節啟幕 海絲沿線國家代表尋味福州2017-12-22
- 探藝莆田“非遺”:莆仙唱遺韻 木雕見文心2017-09-22
- 探藝莆田“非遺”:莆仙唱遺韻 木雕見文心2017-09-22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再看一眼,這些即將消失的牌子!2018-03-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