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屆波羅誕廟會上的精彩節目表演(資料圖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攝
27日,第14屆廣州民俗文化節暨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在南海神廟拉開帷幕。本屆活動以“海絲長福地·波羅多良緣”為主題,“海絲盛會”“非遺展演”“五子朝王”“章丘詩會”“梨園薈萃”等十大主題活動依次展開。省內優秀的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項目將在南海神廟廣場輪番登場,“互聯網+”廟會活動等創意十足的活動也將為市民帶來更多新鮮感。
今日主要看點是隆重仿古祭海儀式,早上10時開始11時結束。本屆“波羅誕”開幕式藝術家們再表演重溫祭海神盛況,節目大氣恢弘,精彩絕倫。該區九龍鎮大坦村貔貅隊將表演《貔貅勁舞》、區藝術推廣志愿者協會藝術團表演《鳳舞鸞夢》、永和街村民表演《舞春牛》、玉泉學校同學們表演《賣欖人》等本土創作民俗舞蹈。而根據廣東音樂改編而成的《賽龍奪錦》、青花瓷創編的《青花瓷韻》將為群眾帶來一場難忘的視覺盛宴,讓人感受傳統廟會的魅力。
3月29日將會有隆重的正誕祝壽“五子朝王”表演。南海神廟十五鄉鄉民,為本鄉的神像凈身,灑上香茅柚葉水,換上新衣,再恭敬地抬上杠,敲鑼打鼓,前呼后擁地抬著五尊神像,從雙沙、廟頭、南灣、夏園、沙步社區出發,沿著黃埔東路,虔誠地向南海神廟步行進發,給南海神祝融賀壽。中午,南海神廟十五鄉的鄉民將在各自的祠堂設宴,擺上百圍千人流水席,燒豬、燒鵝、鯉魚、蒸雞、齋菜等傳統祠堂祭祀菜式款待外地的宗親,暢飲壽酒。
據了解,作為“波羅誕”的“主場”,也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南海神廟,黃埔文化集團正在申報委托管理運營南海神廟4A級景區。屆時將配合推進南海神廟及碼頭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與海事(海絲)博物館聯動,展示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歷程,打造海絲歷史文化國際交流平臺。(全媒體記者何瑞琪)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福清民俗:鄉野中開辟傳承路2018-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