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全國青少年VR短視頻大賽啟動儀式非遺展演環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教學,青年朋友們踴躍參與。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陳馨怡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30日電(記者 張群)“以前覺得剪紙好像并不難,但是看到非遺傳承人現場操作時,才發現十分復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四學生王洪宇說。
近日,在“貫徹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全國青少年VR短視頻大賽啟動儀式上,王洪宇近距離感受了河北豐寧滿族剪紙、彩塑京劇臉譜、濰坊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己平時接觸不到這些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這個機會非常難得。”
“我爸喜歡聽京劇,我媽喜歡聽黃梅戲,家長看電視時會更傾向于選擇看戲曲頻道,但是,我身邊的同學朋友卻很少有人喜歡看戲曲頻道。”王洪宇說,和自己一樣的許多95后年輕人,娛樂方式多姿多彩,了解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網絡,微博、微信成為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對傳統文化缺乏深刻理解。
王洪宇認為,從整個大局面來說,傳統文化的宣傳還需要下一番功夫,而這不僅僅需要依靠線上宣傳,還應該轉戰線下,同時把主體聚焦在大學生群體。“這次的VR短視頻大賽邀請我們大學生參加,就是將傳統文化宣傳落地的體現,只有讓我們了解了,我們才會有可能喜歡它,回到學校后才能更好地向身邊的老師同學宣傳。”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短視頻占據了碎片化時代的新風口,深受年輕人喜愛。在王洪宇看來,三五分鐘的短視頻短小精悍,較易被人們接受,她本人比較喜歡看搞笑類和現場表演類的短視頻。
“如果關于傳統文化的短視頻能和比較有意思的東西相結合,會非常吸引我。”王洪宇說,短視頻借助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傳播載體,再加上讓人眼前一亮的標題,將會更大程度上被人們接受、認可和傳播,“啟動儀式上播放的沙畫短視頻《非遺看中國》視覺效果十分震撼,我和同學們都非常喜歡。”
責任編輯:趙睿
- 探訪傳統非遺內畫:鼻煙壺里繪出大千世界2018-04-08
- 他將一片篾條剝成24層“紗” 富了全國竹編產業2018-04-08
- 漢繡傳承人赴美開講 “非遺課堂”大洋彼岸掀起“漢繡style”2018-04-04
- 新理念 新技術 助力非遺保護傳承2018-04-04
- 用鏡頭“講述”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04-04
- 陳偉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地術拳的守望者2018-04-03
- 通山縣非遺保護中心被授予“湖北省最美非遺保護中心”稱號2018-04-02
- 紅安縣非遺保護中心被授予 “湖北省最美非遺保護中心”稱號2018-04-02
- 福清民俗:鄉野中開辟傳承路2018-03-30
- 吉林省成立全國首家二人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2018-03-29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蘭州鼓子傳承人:一鼓一曲中傳唱滄桑情懷2018-04-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