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同胞吹蘆笙。 李忠果 攝
中新網貴州施秉4月10日電 (通訊員 楊健 李忠果)一年一度的貴州施秉岜梭蘆笙會及刻道文化節9日在屯上蘆笙場開幕,各地游客、蘆笙歌舞表演者和當地苗族同胞會聚蘆笙場,載歌載舞,歡度盛會。
當地兒童感受苗族傳統文化。 李忠果 攝
開幕式上,貴州省內多地苗族同胞載歌載舞同臺表演。而由屯上村刻道傳承人、村民及學生共同演繹了反映苗族刻道文化習俗的場景表演首次登臺亮相。貴州蘆笙研究院的老師以別于傳統蘆笙曲歡快的樂律進行演奏,大家以不同的表演形勢,歡慶盛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刻道傳承人吳通賢與民眾表演苗族古歌。 李忠果 攝
貴州蘆笙研究會副會長楊正剛說:“因為這個蘆笙它是相通的,我們這個蘆笙,今天我們演奏的是“歡慶的日子”,因為這個“歡慶的日子”,它的素材也來自于民間的,所以我們來想把他們帶動起來,把我們一些創作,把一些傳統蘆笙帶動起來。”
苗族少女敬牛角酒。 李忠果 攝
蘆笙場上,蘆笙陣陣、苗歌飛揚,熱鬧非凡,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
苗族女同胞合影留念。 李忠果 攝
游客楊昌美說:“感覺非常非常的好看,他們唱歌也唱得好聽,聲音又好,和家人他們一起來,感覺特別好”。
苗族女同胞合影留念。 李忠果 攝
2016年,在貴州省外事辦駐村干部李放鳴及全國人大代表雷艷等多方眾籌和努力下,蘆笙會場得以順利開工建設,今年是蘆笙會場建成使用的第二年,會場增添了許多刻道文化和民族元素。屯上的鄉親們也為再次回家鄉的雷艷贈送了民族帽子和岜梭的山花。
參加蘆笙節的苗族少女。 李忠果 攝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一級演員雷艷說:“蘆笙場是苗族同胞神圣的地方,它不僅有娛樂的功能性,它可能更多的對于文化的傳承,祖先的記憶。我特別希望蘆笙場修好過后,他們能夠把它多元化的用起來,比如說舉辦蘆笙節、刻道古歌的傳承等。
參加節日的苗族祖孫。 李忠果 攝
苗族女歌手雷艷宣傳民族文化。 李忠果 攝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2018中國畬鄉三月三啟幕浙江景寧成歡樂海洋歌2018-04-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