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至17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會前集中采訪活動在福州開展。圖為采訪團實地走訪位于長樂的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 新華網發(張楠 攝)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4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舉行。16日至17日,峰會前集中采訪活動在福州開展,采訪團實地走訪了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政務云、商務云)、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福建省環保廳等單位,實地了解“數字福建”建設成果和經驗。
“‘數字福建’是具有福建特色的省域信息化的探索與實踐。”福建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數字辦專職副主任陳榮輝如是說。近年來,福建深耕“數字福建”發展戰略,騰“云”駕“物”,在數字政務、數字經濟、數字生態等領域打造了“福建樣板”。
數字政務 讓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在福建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進出口貨物申報從4小時壓減到5—10分鐘,一般貨物貿易出口全流程從16天縮短到8天。這得益于該窗口在全國率先實現船舶運輸工具“一單四報”和檢商“兩證合一”信息共享和協同應用。
在福建,90%以上公共服務事項可在網上預審或受理,通過網上辦事大廳,企業和群眾在網上辦理事項平均耗時4.16天/件,像“網購”一樣方便快捷。
實現這些有一個共同的技術后盾——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這被稱為福建電子政務的“最強大腦”。
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政務云)2017年4月投入運營,截至今年3月,已經為153個省直單位540多個項目提供了2561臺虛擬服務器及配套的網絡與信息安全服務,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直部門數據中心物理整合和信息中心業務整合。
福建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蔡榮富介紹,通過政務數據整合,中心匯聚了公安、工商、民政、人社等省直部門和各地市有關法人、自然人、信用、電子證照、傳感監測等3000多類15億多條數據,在“一照一碼、多證合一”、市場協同監管、精準社會救助、企業信用等領域共享利用成效顯著。
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展示的智慧水務系統。新華網發(張楠 攝)
數字經濟 推動福建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政務云)實現了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商務云)則面向社會和企業服務,作為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堅實的基礎,推動大數據產業的集聚和發展。
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商務云)承載著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福建省超算中心(二期)、福建省大數據流通與交易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省級重點項目。
福建省數字福建云計算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元榮介紹,到2018年底,落戶在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商務云)的福建省超算中心(二期)將實現3000萬億次/秒的計算能力,將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基因、生態環保、高端設備方面發揮其基礎性、戰略性關鍵作用,為國家級、省級重點項目落地提供高性能計算和海量數據處理能力,促進福建省科技創業和產業轉型升級。
在長樂,這些大數據項目正加速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2017年,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稅收總額便達18752萬元。而在位于馬尾的國內第四個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園,也逐漸集聚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物聯網企業。2017年4月,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在馬尾揭牌。2018年1月,開放實驗室產品測試認證服務啟動商用,現已服務企業30余家。實驗室二期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孵化平臺,幫助企業突破技術瓶頸。預計未來五年內,實驗室將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億元,拉動關聯產業收入230億元。
蔡榮富表示,“數字福建”建設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正是以這些數字福建產業園為載體,帶動福建省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VR、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等新產業的快速發展。2017年,福建省數字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居全國第7位。
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政務云)已經為153個省直單位540多個項目提供了2561臺虛擬服務器及配套的網絡與信息安全服務。圖為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政務云)機房。 新華網 劉豐 攝
數字生態 為“清新福建”保駕護航
作為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數字福建”建設怎樣為“清新福建”保駕護航?為此,福建啟動了福建省生態云(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項目建設。
記者在福建省環保廳看到,生態云平臺有三大信息化支撐體系,環境監測體系主要有水環境、大氣環境、輻射監測等應用,環境監管體系主要有污染源監管、預警與應急等應用,公眾服務體系主要有企業服務和公眾服務平臺等應用。例如,生態云平臺以“一張圖”展示全省流域水質狀況。在屏幕上隨機點開一個點位,就可以看到該點位當前的水質狀況等級及主要指標。平臺還能通過模型分析數據,對流域污染源作出空間溯源、成分溯源、行業溯源等。
生態云平臺構建了一縱一橫的數據整合共享體系,縱向向上打通環保部、向下穿透至市縣級環保部門及相關企業,橫向匯聚了相關廳局及互聯網等數據。截至2018年4月,生態云平臺集成了117類80余億條數據,并與福建省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平臺、福建省水環境統一監測管理平臺,以及電子證照、公共信用、網上審批等多個省級平臺進行了數據對接。
福建省環境信息中心主任姜永紅表示,生態云平臺改變以往信息化系統各自獨立的“數據煙囪”“數據孤島”的建設方式,構建了一個全省統一的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也是全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
陳榮輝介紹,不管是政務云、商務云還是生態云,統建共享是“數字福建”建設最大亮點之一。 福建省數字辦把住數字福建建設的項目審批和資金安排的“總開關”,從體制機制上杜絕各部門重復建設的“孤島”和“煙囪”現象。同時,利用云計算技術推進公共平臺建設,新建應用系統統一部署在云平臺上,凡是能共用的軟件都作為公共平臺,統一開發、共同使用。例如,福建省水環境統一監測平臺,項目總投資從4.3億元減少到1.4億元。(新華網福州記者 劉豐 實習生 張楠)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數字福建”建設:轉換發展動能,探路數字中國2018-04-19
- 福州市安監局全力以赴護航“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018-04-19
- 全省行政審批“一張網”:數字福建 騰“云”而來2018-04-19
-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018-04-18
- 福州倉山提升景觀迎接峰會 火車南站外十里鮮花迎賓客2018-04-18
- 從“數字福建”到“數字中國” 繪就科技發展戰略藍圖2018-04-18
- 50臺“福州制造”AI導覽機亮相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2018-04-18
-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迎賓曲官方mv正式發布2018-04-17
-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前夕 探秘福建省“最強大腦”2018-04-17
-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全要素演練舉行2018-04-1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數字福建”建設:轉換發展動能,探路數字中2018-04-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