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4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民建中央課題調研組 吳志明 嚴順龍)18年前,習近平同志在福建省省長任上就高瞻遠矚,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并親自擔任“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親力親為推進福建信息化建設。福建,就此成為新世紀數字浪潮的先行者。
18年后,“數字福建”到“數字中國”,“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強精準扶貧、生態環境領域的大數據運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已成為戰略共識。
福建省委、省政府堅持一幅藍圖繪到底,充分利用“數字福建”建設所積聚的強大能量,大膽改革創新,闖出了一條大數據發展之路,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發展。
八閩大地,一幅幅“大數據”助推鄉村振興的鮮活畫面,徐徐展開——
打開系統,貧困戶基本信息一目了然,各級扶貧部門的信息更新和實時共享,讓扶貧工作從“漫灌”轉變為“滴灌”;
輕點鼠標,一組由溫度、濕度、光照組成的氣候參數就傳到電腦終端,棚里的果蔬要“吃”多少營養,全由數據說了算;
連上網絡,以往爛在田間枝頭的農村“土貨”,搭上電商進了城,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好幫手……
久久為功,成績喜人——
全省已創建17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5個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154個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實現了全省貧困縣農村電商示范工作全覆蓋;
2017年全省農村電商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330人增收752.8萬元,人均增收約3230元;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我省農村網絡零售額達562.3億元,全省共有189個淘寶村、24個淘寶鎮,阿里、京東、蘇寧等龍頭企業在福建的農村電商月交易量超過100萬單……
大數據,讓鄉村扶貧更精準了
“辦得很快,到服務中心填個表、簽個字,書記做擔保人,不出一小時就辦好啦!”說起去年在鎮黨委的幫助下辦理扶貧貸款的情形,古峰鎮長汾社區貧困戶陸蘇平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快”。而這,得益于屏南縣在寧德市率先建立的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
在屏南縣精準扶貧服務中心,一張標滿貧困戶定位小旗的縣域地圖,出現在辦事大廳的電子顯示屏上。通過互聯網,貧困戶家庭信息、致貧原因、幫扶措施、資金流向等悉數入網,縣、鄉、村三級扶貧部門定期對信息進行更新和實時共享,地方扶貧工作從“漫灌”轉向了“滴灌”。
“農村信用社接入系統后,可以通過各類信息對貧困戶進行審核,發放扶貧貸款的效率提高了。”屏南縣扶貧辦主任胡小青介紹,一般情況下,銀行完成從審核到放款的全套流程,需要5~7個工作日,而借助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貧困戶1~2個工作日就能拿到貸款。
精準扶貧不僅要“高效”,也要“實效”。
1989年盛夏,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披荊斬棘徒步進山,指導壽寧縣下黨鄉扶貧開發工作。下黨也因此被稱為習總書記扶貧開發思想的“策源地”和“實踐田”。如今,這個曾是“鳥都飛不出去的地方”進行著另一個生動實踐。
2015年,下黨村利用物聯網技術,發揮地方特色,推廣定制茶園。消費者通過APP客戶端可隨時查看茶樹生長情況和茶葉制作加工狀態。
這種可視化定制消費扶貧模式,將貧困村的產業與大眾扶貧、消費需求對接起來,第一年就推動農民收入翻番。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萬元,村集體收入22.3萬元。
一根網線從源頭上精準定位了扶貧的對象和手段,并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護送著惠農資金走好“最后一公里”。
在羅源縣起步鎮庭洋坂村,貧困戶雷興義的女兒雷水翠,用手機查詢父親領取惠民資金的情況。點擊“福州市惠民資金網”并輸入父親的名字,雷興義名下的“城鄉低保補助”“生態林補償金”“農業支持保護補貼”3項惠民資金便跳了出來,每一筆資金的發放時間、應發放金額等信息一目了然。
原來能發多少錢都得等人通知了才知道,如今每一筆款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百姓的心里敞亮了,基層干部的工作順暢了,扶貧工作也愈加規范。
大數據,讓農業更現代更安全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鄉村才能振興。為農業插上互聯網“翅膀”,也就實現了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鼠標輕輕一點,一組由實時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組成的氣候參數就傳到了電腦終端——棚里的西紅柿要“吃”多少營養液,全由這組數據說了算。在光澤縣崇仁鄉,一顆名為“傅小西”的西紅柿已經結出了“互聯網+”智慧農業的“果實”。
黃月琴是這個智能蔬菜基地的生產種植部主管。每天,她除了到種植區檢查棚內西紅柿的植株、果實是否健康外,更主要的工作是回到電腦操控室里,接收和處理系統傳來的氣候參數。在這些參數的“呵護”下,棚內的西紅柿奇妙地實現了四季不斷產,年產量比普通地栽高出了8~10倍。
通過互聯網技術,改寫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歷史,這是福建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生動案例。
眼下,一些農業開發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用互聯網不僅聯接起田間與餐桌,更在向科學種養、生產流通等其他環節延伸,有效推進“三產”融合發展,推動現代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福安市是我國南方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有30%是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且網絡銷售單價高出當地消費均價的30%左右,年銷售總額超過3億元,惠及7.5萬戶農民。福安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電商百佳縣,被列為福建首批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市農業局局長葉細玉說:“這主要得益于快速發展的電商和快捷的冷鏈物流,以及‘一品一碼’的全面推廣。”
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的省份,福建從2001年就開始治理餐桌污染,于2011年啟動福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平臺建設,2017年9月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目前全省76個涉農縣(市、區)全部接入追溯平臺,3700多家生產主體納入數據庫管理,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即時上傳、遠程可溯。
更大的一張網,也在精心編織中。2017年,福建優先選擇茶葉、蔬果、食用菌、畜禽等特色產業,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建設,推動全省農業生產智能化;2018年,福建還將實施“農業云131”信息工程,即構建一個福建農業大數據資源中心,完善農業生產、經營和質量安全三個服務系統,建立一個服務全省“三農”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大數據,讓鄉村更富更美了
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需要打破空間的隔離,讓農村連接城市,走向豐富多彩的廣闊世界。“互聯網 ”帶來了改變。
在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沈志輝的“沈船長”海鮮微信朋友圈越來越大,春節前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海鮮就達上百件,銷售收入達60萬元。沈志輝感慨地說:“以前生意不好做,偶然和做互聯網的朋友吐苦水,朋友就幫忙在淘寶、京東試銷,嘗到了甜頭,所以就轉做電商專賣海鮮。”如今澳角村的許多漁船,一上岸就能快速分揀包裝發運,第二天就能端上客戶的餐桌,每艘漁船每年可以增收5萬元以上。
不一樣的村莊,卻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淘寶村”。幾個月前,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十幾萬斤蜜橘通過電商賣到了全國各地,一解果農往年豐產卻難收、增產不增收的困擾。在電商浪潮中,該村傳統的竹制品銷售也“上了網”“觸了電”。村主任賴佳明介紹,培斜村大小30多個竹制品廠家都開拓了電商渠道,每年電商銷售額達1億元。
近年來,福建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積極搭建“京東特色館”等農產品銷售平臺。星羅棋布的鄉村連鎖網點,在“互聯網 ”的鏈接下形成“云上”聯合商城,降低了商業成本,也為許多村莊帶來新的機遇。
“農村電商”專項行動已被納入《福建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通過頂層設計和政策扶持,改善網絡基礎設施、物流配送、人才短缺等問題,建立健全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全省已有46個縣(市、區)建有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超過5500個,建制村覆蓋率約42%;在建檔立卡貧困村建成投入使用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604個,覆蓋率達到30%。
當前,鄉村旅游、觀光農業成為旅游業的新時尚,互聯網的引入,為它的持續發展鋪就了一條陽光大道。
永泰縣嵩口鎮較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群100余座。有了這些“底子”,嵩口鎮的旅游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2008年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殊榮,2016年又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這里頭,有大數據的一份功勞。在嵩口鎮各個景點中,二維碼標簽隨處可見。掃一掃,景點的歷史、文化介紹便出現在手機上,同時語音導覽也可隨時播放景區介紹。這些特殊的“景點身份證”,復原了古鎮的千年時光,也留住了游客的腳步。鎮黨委書記鮑瑞坊介紹,僅今年元旦一天,二維碼的語音導覽就有1萬次的點擊量。而借助互聯網旅游推介,古鎮沿街的店鋪已經從兩三年前的32家變成了84家,民宿床位增加到400多個。
如果說互聯網提升了嵩口鎮的知名度,那么屏南縣雙溪鎮的文化旅游,則在互聯網的孕育下,打出了“油畫村”的新名片。2015年,屏南縣率先在甘棠鄉漈下古村建立文創試點,開展公益油畫教學項目,此后又在廈地村、降龍村、雙溪村等村落推進了公益教學和藝術駐創。兩年多來,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優勢,信息和資源有效對接,已有2萬多名海內外學員來到屏南縣各村落體驗或駐創,全縣集聚了60多家農民畫廊、30多家文創民宿。2017年,屏南縣共接待游客405.9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1.68億元,實現大幅增長。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數字福建:激活經濟新動能 提升群眾獲得感2018-04-21
- “數字福建”改革原點,福州當之無愧2018-04-21
- 牢記總書記囑托 加快建設“數字福建”2018-04-21
- “數字福建”建設的重要啟示——習近平同志在福建推動信息化建設紀實2018-04-20
- “數字福建”建設:轉換發展動能,探路數字中國2018-04-20
- 處處相連 物物互通 業業創新 “數字福建”激活發展動能2018-04-19
- 福州深耕數字福建發展戰略 數字福州騰"云"駕"物"2018-04-19
- 從福州出發開啟信息化建設序幕 數字福建闊步向前2018-04-19
- 福建騰“云”駕“物” 打造“數字福建”建設樣板2018-04-19
- “數字福建”建設:轉換發展動能,探路數字中國2018-04-19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造高性能智能芯片 將亮相首屆數字中國建2018-04-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