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昆劇團《獅吼記》劇照 鐘欣 攝
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攜手恭王府博物館將于5月31日至6月5日,共同推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系列活動——第八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
上海昆劇團《玉簪記》劇照 鐘欣 攝
據介紹,此次非遺演出季將由昆曲、古琴兩部分演出組成。
“雅部正聲——上海昆劇團傳統經典劇目展演”于6月2日、3日在恭王府大戲樓展演《夜奔》《琴挑》《拾畫叫畫》《百花贈劍》《扈家莊》《問探》《訪鼠測字》《相約·討釵》等八部傳統經典折子戲;6月4日、5日在中山音樂堂、新清華學堂分別上演《玉簪記》《獅吼記》兩部全本大戲,全面呈現中國昆曲“雅部正聲”的最佳品質。
上海昆劇團自1978年成立至今已四十周年,被譽為是“一流劇團、一流演員、一流劇目、一流演出”。在四十年的歲月里,上海昆劇團五代同堂,深入承繼著“傳”字輩大師的藝術精華以及南北昆曲的藝術傳統,以傳承昆曲經典數量多、質量高為海內外所贊賞。近年來,該團全本演出的“臨川四夢”、《長生殿》更是引發了強烈的社會關注,彰顯出昆曲兼具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品質,顯示著昆曲乃至中國戲曲“雅部正聲”的藝術理想。
古琴專場則分為“中青年琴家專場”和“泰山北斗映藍天——名家名曲專場”。
值得一提的是,“泰山北斗映藍天”的演出延續“推廣傳統古曲、呈現琴樂經典”的理念,邀請六位古琴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以及當今琴壇具有代表性的琴家同臺:吳釗、李祥霆、龔一、姚公白、丁承運、趙家珍、曾成偉、李鳳云、戴曉蓮,以及簫演奏家王建欣、瑟演奏家付麗娜為觀眾帶來《欸乃》《流水》《廣陵散》《瀟湘水云》等古琴名曲,十分具有可看性。這一名家名曲專場將于6月4日、5日在中山音樂堂和新清華學堂各演一場。
“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自2011年舉辦至今,已成為遺產日期間的一個重要文化品牌。
責任編輯:趙睿
- 上海白玉蘭戲劇獎揭曉白先勇獲特殊貢獻獎2018-05-07
- 非遺+旅游 老技藝有了新活力2018-04-28
- 經典詠流傳 鄭州文廟百名師生唱誦經典弘揚傳統文化2018-04-16
- 賞書法聽古琴玩傳拓品漫畫 “青年之聲”一場活動讓孩子們看呆了2018-03-19
- 湖北藝術家丁承運入選中國非遺年度人物2018-01-30
- “文脈頌中華”古琴非遺走進北京北部文化中心2017-12-26
- 臺灣文化人士訪蘇州賞昆曲 暢談傳統藝術的發揚與傳承2017-07-13
- 三生三世侵權道歉到底怎么回事?侵權昆曲楊冪微博躺槍!昆曲是什么?2017-03-06
- 三生三世侵權道歉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哪里侵權了?謝半仙資料2017-03-06
- 三生三世侵權道歉 三生三世侵權了什么?網友:抄襲不道歉了?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