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獅小學的孩子們在市文化館非遺展示館內參觀,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圖片來源:銅陵日報社
銅陵的白姜、義津的米面、項鋪的生腐、太平的燒餅……在市文化館二樓非遺展示館內,一個個“小店鋪”古色古香,訴說著銅陵的風土人情。燒姜閣、失蠟法、竹馬燈、大通桿秤……這些傳統技藝從口傳面授化作一行行文字,展現祖先的智慧。
“哇,快來看看這個,是竹馬燈哎,我聽老師說過……”非遺展示館內,銅官區團委組織30多名金獅小學學生來此參觀,領略銅陵非遺文化的魅力。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聽著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講解,互相交流心得體會。“非遺是什么?包括哪些?我們帶孩子來參觀,就是讓孩子們對此有些了解,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人。”銅官區團委書記胡嵐說。
親身體驗 群眾了解本土歷史
民間文學、民間舞蹈、民間音樂、傳統手工技藝、民俗、民間美術,一塊塊展板,一個個故事,采用現代技術和傳統元素相結合的模式,宛如一條時空隧道,呈現出銅陵市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記錄著傳統文化的發展。“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宣傳、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創建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必須建設一座非遺展示館,用現代的科技手段,讓群眾體驗文化魅力,讓非遺‘活起來’。”市文化館館長陳建平說,非遺展示館將全市各類非遺項目進行集中展示,使其成為市民了解本土歷史文化的一處博物館。
探索創新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在建立展示館的同時,銅陵市每年堅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等為契機,舉辦各類非遺展和相關活動,逐步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并依托國家針對非遺保護工作出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緊抓機遇、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作為安徽省“非遺”保護五個試點市之一,銅陵市先后編輯出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調查匯編》《銅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等,調查整理了7類205項(其中樅陽縣109項)非遺名錄,22個項目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43個項目被列入縣級非遺名錄,其中銅陵牛歌、鐘鳴竹馬燈、銅陵白姜制作技藝、傳統鑄銅失蠟法、銅陵鳳丹制作技藝、樅陽東鄉武術成功列入省級非遺名錄。
“重打鑼鼓重開臺,我出牛歌給你猜……”說起銅陵牛歌,大家并不陌生,隨著文化進基層的越來越頻繁,銅陵牛歌走進大街小巷。前不久,“銅陵牛歌”傳承人王曉梅和左曉群來到市一中,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音樂課。“為了讓‘銅陵牛歌’這一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傳承下去,我們走進市一中與學生們進行交流,未來我們還將深入田間地頭、工廠等,傳唱牛歌。”左曉群說。為讓更多市民了解銅陵的非遺文化,由郊區文體局、大通風景區管委會聯合出品,郊區文化館監制,安徽捌零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制的紀錄片《拾遺》讓觀眾看后念念不忘,非常震撼。
該紀錄片通過8個小故事,一一展示了銅陵白姜制作技藝、大士閣香會、大通鵲江龍舟賽、大通小磨麻油制作技藝、大通茶干制作技藝、大通木桿秤制作技藝、剪紙等8項非遺項目。主創團隊希望通過此紀錄片,把這些散落在各個地方的非遺項目串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完善制度 保障非遺文化傳承
政府部門、非遺傳承人對非遺項目的保護也正在加速進行。在非遺文化傳承上,銅陵市不斷完善傳承人制度,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命名和資助制度,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支持他們開展傳承、傳播活動。對工作生活困難的傳承人予以幫助。加大保障力度,鼓勵和支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建立傳承人動態信息報告制度。同時,銅陵市各縣區、鄉鎮文化站以及作家和民俗專家圍繞非遺的挖掘、整理、搶救做好文章,并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開發文化產品和拓展文化服務,通過“生產性保護”,讓古老的技藝“活”起來,為文化強市建設注入活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文化”,必須由人來傳承、去延續。隨著社會發展,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被歷史塵封,要將非遺發揚光大,必須將其根植群眾、融入生活。近年來,通過戲曲進校園、非遺進基層、舉辦非遺展等活動,銅陵市傳統文化保護發展深入人心。政府對非遺項目強力扶持,一些瀕危非遺項目的狀況得到了改善,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程度也大大提高。
非遺從最初的自然狀態,到政府統籌引導,再到市場推進,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紛亂到規范的過程。當前,銅陵市正積極吸收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保護歷史文脈,將傳統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為傳統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銅陵日報社 李莉)
責任編輯:趙睿
- 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8-05-24
- 山東新增非遺傳承研究基地培養非遺傳承新生力量2018-05-24
- 三明市慶“五一”非遺文化節展演在梅列拉開序幕2018-05-24
- 2018年石獅市非遺進社區系列活動舉行2018-05-23
- 甘肅非遺文化陷“富饒中的瓶頸”:古資源需“新包裝”2018-05-23
- 甘肅非遺助力脫貧:“巧手”一針一線織出“小幸福”2018-05-21
- 非遺項目展演將亮相京交會2018-05-21
- 泉州非遺傳承人江碧峰的“木偶人生”:54年如一日2018-05-21
- 仙游為高齡非遺傳承人做口述檔案 讓“絕活”鮮活流傳2018-05-21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2018-05-1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第十四屆文博會閉幕綻放“文化+”魅力2018-05-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