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銅陵打造“活”起來非遺文化 每個人都是非遺傳承人

      金獅小學的孩子們在市文化館非遺展示館內參觀,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圖片來源:銅陵日報社

      銅陵的白姜、義津的米面、項鋪的生腐、太平的燒餅……在市文化館二樓非遺展示館內,一個個“小店鋪”古色古香,訴說著銅陵的風土人情。燒姜閣、失蠟法、竹馬燈、大通桿秤……這些傳統技藝從口傳面授化作一行行文字,展現祖先的智慧。

      “哇,快來看看這個,是竹馬燈哎,我聽老師說過……”非遺展示館內,銅官區團委組織30多名金獅小學學生來此參觀,領略銅陵非遺文化的魅力。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聽著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講解,互相交流心得體會。“非遺是什么?包括哪些?我們帶孩子來參觀,就是讓孩子們對此有些了解,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人。”銅官區團委書記胡嵐說。

      親身體驗 群眾了解本土歷史

      民間文學、民間舞蹈、民間音樂、傳統手工技藝、民俗、民間美術,一塊塊展板,一個個故事,采用現代技術和傳統元素相結合的模式,宛如一條時空隧道,呈現出銅陵市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記錄著傳統文化的發展。“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宣傳、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創建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必須建設一座非遺展示館,用現代的科技手段,讓群眾體驗文化魅力,讓非遺‘活起來’。”市文化館館長陳建平說,非遺展示館將全市各類非遺項目進行集中展示,使其成為市民了解本土歷史文化的一處博物館。

      探索創新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在建立展示館的同時,銅陵市每年堅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等為契機,舉辦各類非遺展和相關活動,逐步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并依托國家針對非遺保護工作出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緊抓機遇、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作為安徽省“非遺”保護五個試點市之一,銅陵市先后編輯出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調查匯編》《銅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等,調查整理了7類205項(其中樅陽縣109項)非遺名錄,22個項目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43個項目被列入縣級非遺名錄,其中銅陵牛歌、鐘鳴竹馬燈、銅陵白姜制作技藝、傳統鑄銅失蠟法、銅陵鳳丹制作技藝、樅陽東鄉武術成功列入省級非遺名錄。

      “重打鑼鼓重開臺,我出牛歌給你猜……”說起銅陵牛歌,大家并不陌生,隨著文化進基層的越來越頻繁,銅陵牛歌走進大街小巷。前不久,“銅陵牛歌”傳承人王曉梅和左曉群來到市一中,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音樂課。“為了讓‘銅陵牛歌’這一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傳承下去,我們走進市一中與學生們進行交流,未來我們還將深入田間地頭、工廠等,傳唱牛歌。”左曉群說。為讓更多市民了解銅陵的非遺文化,由郊區文體局、大通風景區管委會聯合出品,郊區文化館監制,安徽捌零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制的紀錄片《拾遺》讓觀眾看后念念不忘,非常震撼。

      該紀錄片通過8個小故事,一一展示了銅陵白姜制作技藝、大士閣香會、大通鵲江龍舟賽、大通小磨麻油制作技藝、大通茶干制作技藝、大通木桿秤制作技藝、剪紙等8項非遺項目。主創團隊希望通過此紀錄片,把這些散落在各個地方的非遺項目串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完善制度 保障非遺文化傳承

      政府部門、非遺傳承人對非遺項目的保護也正在加速進行。在非遺文化傳承上,銅陵市不斷完善傳承人制度,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命名和資助制度,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支持他們開展傳承、傳播活動。對工作生活困難的傳承人予以幫助。加大保障力度,鼓勵和支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建立傳承人動態信息報告制度。同時,銅陵市各縣區、鄉鎮文化站以及作家和民俗專家圍繞非遺的挖掘、整理、搶救做好文章,并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開發文化產品和拓展文化服務,通過“生產性保護”,讓古老的技藝“活”起來,為文化強市建設注入活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文化”,必須由人來傳承、去延續。隨著社會發展,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被歷史塵封,要將非遺發揚光大,必須將其根植群眾、融入生活。近年來,通過戲曲進校園、非遺進基層、舉辦非遺展等活動,銅陵市傳統文化保護發展深入人心。政府對非遺項目強力扶持,一些瀕危非遺項目的狀況得到了改善,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程度也大大提高。

      非遺從最初的自然狀態,到政府統籌引導,再到市場推進,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紛亂到規范的過程。當前,銅陵市正積極吸收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保護歷史文脈,將傳統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為傳統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銅陵日報社 李莉)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无套内射|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