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本文大約需要占用您3分鐘 。
沿著蜿蜒的山脊,追逐著山的腳印,
腳步聲,喘息聲,
成為了唯一的響聲。
不知是,
他們在守護山的靜謐,
還是,
山在傾聽著他們的呼吸。
——詩歌《大山的召喚》節選
會寫詩的“巡線人員”
他叫許軍,是一名電科院技術人員。這首《大山的召喚》是在2015年8月他與巡線人員一起巡線時有感而發寫的。
許軍作為輸電線路運維檢修方面的專家,經常與巡線人員打交道。 他親眼見證了巡線人員的苦與累,感受著巡線人員的擔當和豁達。這些總是讓他“詩”潮澎湃,“詩”興盎然。
“1”和“100”帶來的詩意
每年清明、冬至等時節都是線路山火的高發時段,巡線人員需要走上百公里路去巡查,十分辛苦。
許軍一直在想,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探測山火,讓巡線人員少走點彎路。
2015年1月,一次偶然的機會,許軍了解到當地氣象局用雷達監測山火, 就趕緊上門拜訪。
但后來,他猶豫了——電力工程師跨界氣象學,到底行不行呢?
在猶豫期間,他跟著巡線工人又跑了幾趟巡線路。巡線過程中他反復琢磨“1”和“100”這兩個數字:山火每成功探測一次,巡線人員們就可能少走上百公里山路。
換句話說,他在技術創新上多流一滴汗,工人就可能少流百滴汗;他多加班一天,工人就可以多一天在家吃晚飯。
△?
讓他們有多點時間陪家人
許軍下定決心,一定要搞雷達監測系統,而且必須盡快搞成功。
△?
技術創新
為了能夠準確、高效地預警山火,許軍帶領攻關團隊一頭扎進實驗室搞研發。
幾個月后,“新一代福建電網山火預警監測系統”趕在2015年清明節前上線投用。
利用多普勒天氣雷達,每隔6分鐘,對半徑100多公里的區域進行一次掃描探測,借助雷達的火災回波及早發現山火,能及時作出應急響應。
他說:“整個研發過程仿佛有種重新經歷高考的感覺。”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記錄了當時內心的五味陳雜。
就像黎明破曉前,
噴薄而出的晨曦一樣,
帶著來自汗水和智慧的饋贈,
讓喜悅,直鉆我的心房,
施施然,
這一刻,全世界變得通透,明朗,且安靜。
——許軍詩歌作品《破曉》節選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帶走那盞漁火,讓我溫暖你的港灣2018-06-04
- 【漲知識】秒懂冬季取暖技能,化身用電達人!2018-02-07
- 30多年工齡線路工的困惑2017-12-01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數字絲路”推動敦煌古曲新創 壁畫“搬”入2018-07-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