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的明清街道。 路鵬程 攝
中新網平遙7月2日電 (記者 宋立超)七月的天氣已漸如火。在位于山西省晉中市的平遙古城,即將舉辦的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在各方推動下已呈更火熱之勢。這場平遙縣政府與奧地利莫比烏斯藝術基金會共同推動創辦的文化盛宴,將吸引來自意大利、法國等十余個國家的雕塑藝術家、評論家、策展人齊聚。
近日,中新網記者在“愛上晉中·走近晉商故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媒體晉中行”大型主題采訪活動中了解到,這場吸引諸多關注的國際雕塑節是當地官方不遺余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平遙中國年”到《又見平遙》、“平遙國際電影展”,這座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古城并不甘心僅僅成為一座“古城”。
平遙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也是晉商重要發祥地之一,城墻內的街道、鋪面、市樓仍保留明清形制,被稱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但當地官方認為,輝煌不能只在歷史中供人仰望。
20多年前,山西的煤焦產業如火如荼,全省上下有煤的挖煤、無煤的煉焦,富起來了一批“億元縣”。而當時的平遙則是出了名的“人多錢少”,經濟發展常是“捉襟見肘”。面對人多地薄資源少缺乏產業支撐的困境,平遙官方壓力巨大。同時,彼時的平遙古城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內不能隨意拆遷改造,保護古城似乎成了經濟發展的“緊箍咒”。
轉機發生在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2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決定將平遙古城“一城兩寺”整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時間,這座內陸小城引起世界關注。
依托古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平遙縣決定把推動文化產業跨越發展作為轉方式調結構、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戰略措施,以打造“大美古城、小康平遙、國際旅游城市”為目標,不斷拓展文化產業發展領域和規模、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加大宣傳推介力度。
2001年,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成功舉辦。17年來,大展已成為中國內陸省份對外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和中外公認的國際知名文化品牌;2006年,“平遙中國年”成功創辦,目前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具漢民族特色的春節民俗文化品牌。
2012年,平遙縣與中國著名導演王潮歌印象團隊合作打造大型室內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成為中國北方第一部印象系列演出項目,好評如潮;2017年,平遙縣與知名導演賈樟柯團隊合作舉辦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吸引18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部作品集中亮相,成為又一扇國際文化交流之窗。
20多年來,平遙從一個山西晉中盆地的人口大縣、財政窮縣,靠文化產業突圍,變身為國際旅游城市。數據顯示,在文化旅游產業的帶動下,該縣2017年接待游客近1300萬人次,同比增長22%;旅游總收入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7%,在三產中的比重達到51%以上。
“文化性是文化遺產生存與發展的靈魂。我們不僅要注重挖掘弘揚傳統文化,還要打造提升文化品牌,培育壯大文化產業,使平遙古城成為山西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平遙縣委副書記、縣長石勇如是說。
在平遙古城和故宮博物院合作的文創研發交流中心,諸多融合故宮及平遙古城特色的文創產品讓人眼前一亮。當日有參觀者評價,作為一座千年古城,平遙并沒有僅僅依靠其悠久的歷史,而是逐步打造文化品牌。“文化已成為推動古城發展的動力源泉。”
責任編輯:趙睿
- 《爸爸去哪兒5》平遙古城錄制 小山竹整個人都掛在鄧倫脖子了2017-09-08
- 女游客大鬧平遙古城2017-03-14
- 曝平遙古城兩名北京游客罵人毀壞文物 警方通報稱非京籍2017-03-14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泰州舉辦揚劇戲迷節 名角和票友同臺“飆戲”2018-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