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許軍 攝
2016年8月,南京市委外宣辦與國內公益組織“稀捍行動”聯合發起“手藝創承、非遺復興——國際設計師南京駐地計劃”,兩年間邀請了不同領域的23名設計師駐地南京,與非遺傳承人合作創造具有南京文化基因的新產品。2018年名城會宣布,致力于南京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的駐地計劃第二季正式啟動,意大利著名產品設計大師O-doFioravanti在6月29月至7月2日在南京進行駐地探訪。
7月2日下午,記者在秦淮區國創園內的南京秦淮燈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見到了Odo Fioravanti。“雖然在南京只有三天,但是我已經感覺到南京是一個充滿活力與人文氣息的城市,且名勝古跡很多,保存了很多古老的記憶!”O-do Fioravanti表示,古老的記憶能延續、保存到現在,這本身就很讓人震驚!
他告訴記者,來到南京后的非遺之行第一站是江南絲綢博物館,在那里他目睹了從養蠶起的絲綢制作全過程,宋代袆衣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如何穿、如何搭配他都一一進行了了解。“我還參觀了云錦、折扇、金箔、燈彩等,每一個印象都很深刻”,Odo Fioravanti說,“讓他震驚的是折扇工藝,因為現在的傳承人做的折扇用料、做工和以前還是一樣的; 燈彩非常有特色,除了工藝上的保留還融入了新的理念,是不斷發展的,加了很多現代特色的東西;金箔珍貴且看起來特別脆弱,通過技藝也被運用到現代產品上,非常棒!”
“目前我看到的傳統手工藝大多是用于具體物品,是一種手藝,我認為可以利用這些傳統手工藝往抽象方面發展。”Odo Fioravanti提出了一些建議,他以西方繪畫為例,起初是具象,而后期則出現了抽象,“我們可以嘗試用古老的技術展現出一種精神,一種抽象的概念!”
Odo Fioravanti表示,幾天來的探訪,一些傳統手工藝品的細節設計讓他獲得了一些靈感,很有啟發。對于如何保護傳統手工藝以及未來的發展,Odo Fioravanti建議,不能只把這些手工藝當做一個展品和記憶的延續,而應該深度挖掘出它們的經濟價值,讓人們認同并感受到它的價值,只有經濟價值有了體現后,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它們,形成良性循環。(金陵晚報記者 許軍)
責任編輯:趙睿
- 浙江磐安: 用非遺提升鄉村振興的“精氣神”2018-07-04
- 呼和浩特土默特敖包文化旅游節開幕 盡顯“非遺”風采2018-06-28
- 寧德福安傳統工藝 “非遺”技藝助力鄉村振興2018-06-27
- 河北樂亭“非遺”皮影進校園 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結合2018-06-27
- 安慶市虎頭鞋技藝傳承人走進校園 讓非遺“活起來”2018-06-26
- 六千“武林人”展示非遺風采2018-06-26
- 西藏各級非遺代表項目超千項 各級傳承人約700名2018-06-21
- 晉江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舉行2018-06-21
- 龍巖市舉辦豐富多彩文化活動 傳承歷史文脈留住記憶2018-06-21
- 泉州洛江區舉辦“多彩非遺·美好生活”非遺進村(社區)系列活動2018-06-20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大荔面花——綻放在指尖的民俗瑰寶2018-07-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