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7月10日電(記者楊一苗)今天被用來指代婚姻的成語“秦晉之好”,最初源于春秋時期秦國與晉國之間的政治聯姻。那么秦晉兩國的勢力范圍在2500多年前究竟如何?由考古工作者在陜西省宜川縣發掘的一處春秋時期遺址,為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據。
蟲坪塬遺址位于陜西省宜川縣丹州鎮蟲坪塬村,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宜川縣博物館對其進行勘探與發掘。勘探表明,這一遺址由居址和墓地組成,南北長約700米,東西最寬處約25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
其中,探明的古代遺存有豎穴土坑墓45座、洞室墓9座、車馬坑1座等。考古工作者發掘清理了墓葬21座、車馬坑1座及灰坑3座、灰溝2條,出土包括銅、陶、玉石及骨等質地文物110余件(組)。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丁巖介紹,根據遺物初步判斷,遺址內居址和墓地的年代大體一致,主要集中在春秋早期階段,其文化面貌同黃河東岸的晉文化相近。
在地理位置上,宜川地處黃河西岸,東與晉文化的核心區相望,西與秦境相接。蟲坪塬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研究春秋時期晉國勢力范圍、秦晉間政治勢力的消長及北方族群南向活動區域的界定提供了新的立足點。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敦煌研究院覓“有緣人”傳承敦煌古樂 創新演2018-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