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首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開幕。 李庭耀 攝
中新網忻州7月21日電 (李庭耀)21日,首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下簡稱首屆山西非遺博覽會)在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開幕,該博覽會將于7月至9月在忻州、太原、晉城、臨汾分段舉辦,將有200余個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與,展現山西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保護成果。
開幕式現場,孝義皮影第八代傳人候建川展示皮影。 李庭耀 攝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眾多非遺資源,該省進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的項目有116項,代表性傳承人150人,項目保護單位168個,位列全國第三。進入省級非遺代表性名錄的項目有537項,代表性傳承人815人。
山西省文化廳廳長劉潤民表示,山西千百年來孕育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期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一批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和發展,并在當下生活中展示出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
圖為開幕式現場的中藥炮制技藝展示。 李庭耀 攝
本屆非遺博覽會以“保護·傳承·轉化·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為主題,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選擇在雁門關、司徒小鎮和壺口瀑布三個點開展重點活動,致力于通過展覽展示,搭建山西省內重點旅游景區和非遺項目保護單位深度交流合作的互動平臺,呼應文旅融合。
開幕式現場展出了平遙推光漆器、剪紙、晉繡等傳統手工藝品,非遺傳承人進行了中藥炮制、國家級非遺孝義皮影戲等技藝展演,同時有太行意拳、太谷智耳太祖洪拳、戴氏心意拳、楊氏太極拳等傳統武術展演。
圖為傳統武術展演。 李庭耀 攝
孝義皮影第八代傳人候建川帶著兩個徒弟前來參加本屆非遺博覽會,他告訴記者:“通過非遺博覽會這個平臺,讓我們得以與其他非遺傳承人見面交流、相互學習,同時讓更多民眾知道非遺、了解非遺,也能增強年輕一輩的傳承人傳承發揚非遺項目的信心。”
作為首屆山西非遺博覽會的一部分,“長城博覽”非遺展示系列活動于7月21日至8月14日在代縣舉行,期間的“巧手匠心”傳統手工藝品及非遺技藝產品展覽包含漆器、石雕、磚雕木雕、中藥炮制技藝等展示;“功夫”傳統武術展演包含形意拳、洪洞通背纏拳、文水長拳等展演;還將有“非遺之夜”六省爭霸撓羊賽,以及在楊家將故事發生地開展楊家將題材戲曲惠民展演。
圖為開幕式現場的匠人正在繡制作品。 李庭耀 攝
據悉,首屆山西非遺博覽會由山西省文化廳、山西省旅發委和山西省工美集團共同主辦,分為開幕式、“長城博覽”非遺展示系列活動(忻州市)、“三晉瑰寶”非遺精品與非遺文創產品展(太原市)、“大美太行”戲曲曲藝薈萃(晉城市)、“黃河之魂”傳統音樂展演(臨汾市)、閉幕式六大部分。
責任編輯:趙睿
- 非遺扶貧:彰顯文化自信 服務中心工作2018-07-19
- 廣西多舉措保護民族文化瑰寶打造“桂風壯韻”產業2018-07-19
- 非遺傳承人陸琴:腳上雕花 匠心傳承揚州修腳刀2018-07-18
- 甘孜州非遺主題展覽成都啟幕 《格薩爾王全集》面世2018-07-16
- 潮州第六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新增39人2018-07-12
- 江蘇省南京博物院非遺館創新發展紀實2018-07-12
- 傳承非遺回饋社會 專訪夏布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小紅2018-07-12
- 非遺,鄉村振興的一劑心靈處方2018-07-06
- 非遺技藝讓意大利設計師震驚2018-07-05
- 浙江磐安: 用非遺提升鄉村振興的“精氣神”2018-07-04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京劇名家宋丹菊:戲曲是藝術,也是一種文化2018-07-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