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海南昌江黎族藤竹編:瀕危技藝織新路

      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zhèn)大仍村的黎族婦女們在編織藤器皿。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藤編技藝源遠流長。

      有關海南出產藤編的記載,可追溯到唐代,當時出品的主要是有花卉、魚蟲、鳥禽等圖案的簾幕。清代的《黎民圖冊》對黎族藤編技藝有所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與海南其他少數民族聚居地有所不同,昌江藤編技藝不僅保留了最原始的純手工制作,還巧妙地在藤器上編織出一個個惟妙惟肖的黎族圖騰,或是動物輪廓的紋飾,這也成為昌江黎族藤編技藝最大的特色。目前,昌江有關部門已將藤編、竹編技藝“合并”為藤竹編技藝,正在申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并積極醞釀拓寬藤竹編技藝的文創(chuàng)產業(yè)門路。

      海南昌江黎族藤竹編:瀕危技藝織新路

      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zhèn)大仍村的縣級黎族藤編傳承人陳桂紅和媽媽在整理編織的器皿。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藤編歷史之“久”

      “上山砍藤時要挑選節(jié)長一點的藤,長度至少要2米以上,這種藤已經生長兩三年,既不會太嫩,也不會太老,柔韌度剛剛好。”日前,在位于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zhèn)大仍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教室里,由昌江有關部門主辦的藤編技藝培訓班開班,昌江藤編技藝縣級非遺項目傳承人陳桂紅端坐在小凳子上,一邊詳細講解著選藤編織腰簍的技術要點,一邊將一根根柔軟的藤條巧妙地“穿針引線”。臺下,70多名村民在專注聆聽的同時,也跟隨練習編織著,只見藤條在手指間游走,越編織越細密,一個個藤器雛形漸成,不禁讓人驚嘆藤編技藝的美妙。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唐代,海南就有人以野鹿藤編織成含有花卉、魚蟲、鳥禽等圖案的簾幕,手工技藝精美。唐開元至北宋元豐年間,藤編不但是人們的生活用品,海南民間還出現多家藤編作坊,學習藤編的人也日益增多。清代《黎民圖冊》記載:“黎生黃白二種藤,產于石巖上,長數丈,外販選察其中,雇黎人采取。黎之無業(yè)者,競趨之,黎內生產藤為最饒。”足見黎族藤編技藝源遠流長。

      早年,由于昌江黎族聚居地特有習俗,編織而成的各種藤器大多作為當地居民日常用品,大的有籮筐、藤箱、刀籮,小的有腰簍、果籃等。今年47歲的陳桂紅,自幼就在祖輩們的傳授下開始學習藤編技藝,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摸索中,她的藤編技藝也越來越嫻熟。最近兩年以來,各級部門也越來越重視藤編技藝的傳承,縣民宗委、就業(yè)局、文化館等部門接連在七叉鎮(zhèn)大仍村、石碌鎮(zhèn)太坡地區(qū)舉辦多場藤編技藝培訓班,鼓勵陳桂紅等5名藤編“高手”在農閑時將藤編技藝傳授給村民們,每期培訓時間為10天至15天,每期約有六七十名村民參加培訓,部分村民的編織技藝也日漸嫻熟,昌江傳習藤編技藝的氛圍也日漸濃厚。

      織造打磨之“精”

      “你看這個腰簍,大小與500ml容量的白酒瓶差不多吧,如果每天編織三五個小時,估計至少得花上一兩個禮拜時間才能編好。”陳桂紅說,通常編織一個首飾盒需要半個月,編織一個衣籃至少要一個月時間,正所謂“慢工出細活”,黎族藤器韌性很好,質地牢固,透氣性強,能長時間存放物品,至少能用數十年。

      在昌江,黎族藤編技藝主要分布于七叉鎮(zhèn)和王下鄉(xiāng),由于七叉、王下地區(qū)山嶺重重,生長著許多藤類植物,為黎族農民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藤編材料,更為難得的是,相比起外表精美的工業(yè)流水線成品,純手工的昌江藤編技藝還有十分講究的地方。

      據昌江文化館館長孫如強介紹,藤編一般經過打藤(削去藤上的節(jié)疤)、洗藤、曬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打框架、編織等10多道工序,有時光是準備材料就得花上好幾天時間。當然,最難的也當屬編織這道工序了,藤藝匠們拿著打好的框架,織上固定器具輪廓的經線藤條,再繞著它們一起一伏,細密地編上緯線藤條,往返穿插,層層遞進,直至編出早已勾勒在腦海里的圖像。

      最讓人叫絕的是,與海南其他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多選在藤器身上漆染圖案不同的是,陳桂紅學會了用當地特有的黑泥將白色藤條染成灰黑色,或是將醬汁搗碎浸泡將白色藤條染成米黃色,然后在藤器上編織出一個個惟妙惟肖的黎族圖騰,或是動物輪廓的紋飾,這樣既增加了昌江藤編的美感,也成為昌江黎族藤編技藝最大的特色。

      “女兒出嫁時,當母親的就得提前編織好兩個藤編制品當嫁妝,大的裝衣服,小的裝首飾,你看,我年輕出嫁時的這個衣籃已經用了20多年了,還是一點都沒變樣吧。”現今,在陳桂紅家里,依舊存放著多件已經明顯泛黃的藤箱、腰簍等,那可都是她外婆、母親以及自己年輕時備嫁物品,存放時間最久的至少已有五六十年了。而且,這些藤器歷經歲月洗禮,已變得越來越有質感,也更溫潤有光澤了。

      技藝傳承之“憂”

      “師傅手巧、心也細,有時為了編好一個‘大力神’圖騰,都要琢磨好些時間,經常是編得快好了,又發(fā)現個別藤條編錯亂了,又拆掉重來。”同為大仍村村民的米眉脫,跟隨陳桂紅學習藤編技藝已有數年了,既是她多年的閨蜜,也是她最為得意的“愛徒”,但陳桂紅也坦言,在七叉鎮(zhèn)藤編培訓班里,這樣的“得意門生”相對偏少。

      不可否認,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塑料、金屬等材料制作的家庭用具已逐漸代替了黎鄉(xiāng)村寨里的藤編制品,現今,懂得藤編技藝的黎族藝人寥寥無幾,藤編用品逐漸退出了黎族家庭的生活,黎族藤編技藝的傳承也面臨著瀕危狀態(tài)。

      在孫如強看來,昌江藤編制品為純手工制作,耗時偏長,出品較少,目前產生的經濟收益偏低,這也是導致黎族藤編技藝民間傳承“遇冷”的主要原因。“以這種腰簍為例,如果只是單純作為一個日用品,可能要耗時一兩個禮拜才能編好,但售價就兩三百元,但如果在圖騰上多花點心思琢磨,變成文創(chuàng)產品,身價就能增加數倍甚至十倍以上。”孫如強介紹,隨著近年來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崛起,昌江藤編制品也開始走出黎鄉(xiāng)村寨參加各種文創(chuàng)展覽,并開始捕捉商機,這也幫助黎族居民拓寬了脫貧致富的門路。

      “同樣作為非遺項目,昌江黎陶、黎錦就走出一條新路。”孫如強說,3年前,昌江有關部門出資在石碌鎮(zhèn)保突村建設了上千平方米的制陶館,聘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羊拜亮老人以及工藝師傅前來指導制陶,帶動本村200多名婦女學習傳承黎族制陶手藝。如今,制陶館每天都向市民和游客開放,全程展示制陶過程,為游客提供體驗區(qū),有效幫扶制陶村民實現增收。此外,與其媲美的黎錦技藝也已開始走進部分校園課堂,普及與傳承的路子也越走越寬。為此,大仍村也在學習借鑒保突村制陶館的模式,籌備黎族藤編合作社,提升黎族手工藤編器皿的制作水平。

      據昌江文體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6月,藤編技藝被列為昌江縣級非遺項目,截至目前,昌江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項目6項、縣級29項。目前,昌江文化館已將藤編、竹編“合并”成黎族藤竹編技藝,積極申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拓展項目),昌江黎族藤竹編技藝有望迎來新一輪華麗蛻變。(文\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特約記者 林朱輝 通訊員 郭宏明)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關鍵詞: 藤編 黎族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亚洲高清在线mv|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