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泉州海交館的船模抵達沙特,開箱示人。 (海交館 供圖)
由中國國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遺產總機構主辦的“華夏瑰寶”展覽,將于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國家博物館舉辦。這是我國文物首次大規模赴沙特展出,近半數展品為首次出境。來自泉州海交館的27件展品,日前抵達沙特,泉州文保人員也隨團前往利雅得國家博物館進行布展。
據介紹,此次展覽共展出264件展品,其中文物展品173件,一級品數量38件,比例達17%,包括秦兵馬俑、金縷玉衣、唐代侍女俑、彩繪胡人俑、明代青花云龍紋天球瓶等珍貴展品。參展的展品,除了來自泉州海交館,還包括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文博機構。
海交館文保人員與當地工作人員點交文物展品。 (海交館 供圖)
展覽以歷史發展為順序,分成“文明伊始與禮制建立”“一統盛世、鞏固與發展”“包容多元的對外交往”“商業萌芽與海洋貿易”“宮廷氣度與宮廷藝術”五個部分。覆蓋先秦、秦漢、唐、宋、元、明、清,借由中國通史的敘述方式,展示中華文明的發軔、成長與傳承,以及多樣性和包容性。
海交館的27件展品中,包括10艘船模,宋代古船出土銅錢、瓷器,以及宗教石刻、拓片等,展品將在“商業萌芽與海洋貿易”單元展出。這里的主要內容,是瓷器藝術、海洋貿易,以及中國與阿拉伯地區在宋、元、明時期的貿易與人員交往,展出內容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德青花云龍紋天球瓶,用阿拉伯文裝飾的明正德款瓷器;也有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阿拉伯數字幻方鐵板等。海交館選送的元伊斯蘭教奈納·穆罕默德石墓碑等也將出現在此,布展人員同時采用船模體現鄭和下西洋的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還將首次展示中沙聯合考古的最新成果。今年3月,中沙聯合考古隊首次在沙特塞林港遺址進行聯合考古發掘,發現了分屬不同時期的中國瓷器殘片、青銅砝碼和石墓碑。主辦方特意將新發現的中國瓷器殘片、青銅砝碼一并展出。為了讓觀眾更加直觀對比了解中阿地區古代貿易交流,兩組來自“南海一號”出水的文物也首次出境展出。希望通過此次展覽,促進當地民眾了解華夏瑰寶,感知絲綢之路上從古至今的文化交流歷史。(記者 蔡紫旻 通訊員 黃皓婧)
責任編輯:趙睿
- 悶熱感回歸 午后多雷雨 8日前后冷空氣將送雨來2018-09-06
- 泉州七個公共圖書館獲評“一級圖書館”2018-09-06
- 應急管理部:立即開展文物建筑、博物館等消防安全檢查2018-09-05
- 調解員莊安泰:只要鄉鄰安寧 我就心滿意足2018-09-05
- 泉州共建成464座水庫水庫數量、庫容居全省前列2018-09-05
- 今天泉州多云午后或有雷雨 7日冷空氣入境降雨降溫2018-09-05
- 泉州:明日起動車站周邊啟用高清監控抓拍違停罰150元扣3分2018-09-04
- 泉州開發區成功破獲3起涉惡類案件 KTV內打人敲詐被抓2018-09-04
- 泉州警方公開通緝10名黑惡勢力犯罪在逃人員2018-09-04
- 泉州:打擊特種假證 三千家生產經營單位完成自查2018-09-04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魚拓,讓魚在紙上活起來2018-09-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