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作紅木家具制作技藝,是我國首批列入名錄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每提及蘇作紅木家具,人們固有印象往往是“古董”“燒錢”,“曲高和寡、難接地氣”制約這一技藝的繼承發展。面對難題,江蘇蘇作紅木非遺匠人,促非遺技藝煥發新生,助蘇作紅木走下“高閣”。
標準先行:讓非遺技藝可復制
蘇作紅木家具如何選材?榫卯工藝怎樣實操?用什么五金配件才能保持蘇作紅木家具的獨特風格……《蘇作紅木家具團體標準》近日出臺實施,上述問題有了“標準答案”。
“蘇作紅木家具制作技藝,早在明代就形成規范的法則,但一直沒有文字記載,只靠師徒口口相傳。”江蘇省非遺項目明式家具制作技藝傳承人許家千介紹,延循傳統“口傳手教”傳承方式,蘇作紅木家具一些獨特制作技藝得不到廣泛傳播,產業規模難以做大,市場上出現大量粗劣仿制產品。
為展示蘇作紅木技藝精髓,推廣非遺技藝,2015年3月起,蘇州市家具協會組織全市30家紅木家具龍頭制造企業,與國家、省、市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共同起草制定《蘇作紅木家具團體標準》。蘇州市家具協會會長顧志浩介紹,團體標準包括生產技術、結構工藝、質量檢驗三部分。
“團體標準的發布,更大的意義在于可以推動蘇作紅木非遺技藝得到有效復制。”中國蘇作紅木文化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常熟東方紅木家俱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向東說。
半月談記者在常熟東方紅木家俱有限公司發現,幾乎所有工匠都是“老把式”,且一名工匠只從事一道工序,一個工序一做就是十幾年甚至一輩子。
姚向東說,為精益求精,公司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產品標準化生產流程,將紅木家具制作中的木工、雕刻、油漆3個核心工序,精細分為12道工序。“這樣每一道工序都可以標準化操作,更有利于技藝傳承。”姚向東說。
追根溯源:傳承中尋找共鳴
2017年9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家具制作技藝蘇作紅木文化藝術傳承保護基地落戶蘇州市下轄的常熟市。半月談記者在此采訪時“邂逅”一件稀罕物——“蝶幾”。這是一款時尚感十足的組合桌,桌面可拆分、組合,滿足不同需求。
中國蘇作紅木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非遺家具制作技藝蘇作紅木傳承基地主任馮朝雄告訴記者,“蝶幾”由明代常熟人戈汕發明,它的出現對組合家具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受限古時條件,蝶幾應用范圍不廣,甚至一度瀕臨失傳。時至今日,它卻以小巧、靈動、實用,一改紅木家具在消費者心目中刻板、厚重的印象,受到青睞。”
“蝶幾”重生,折射蘇作紅木歷史文化的巨大價值。作為蘇作紅木家具原產地之一,常熟市近年通過搶救性挖掘和整理蘇作紅木理論研究,建設紅木文化藝術館、復原瀕臨失傳的戈汕紅木“蝶幾”家具,讓更多人關注蘇作紅木非遺技藝傳承。
“眼下不少年輕人偏愛極簡風格,蘇作紅木也有這樣的特質。”姚向東說,歐洲的極簡風格,可能與中國明式家具有著千絲萬縷聯系。“我在法國巴黎某博物館中,看到一把展示的椅子,活脫脫就是明式家具的翻版。”
姚向東等匠人的猜想引起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費瑩等專家的關注。“這些猜想并非沒有依據,蘇作紅木家具發源于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期,明式家具很可能隨鄭和進入歐洲,對歐洲家具風格產生深遠影響。”費瑩說。
走下高閣:促非遺作品進家入戶
“我缺的不是審美,是人民幣。”南京市民徐貝說,蘇作紅木一個“貴”字,將不少普通民眾擋在藝術大門外。
“紅木家具之所以貴,是因為其使用的都是名貴木材。”馮朝雄介紹,明式家具通常選用紫檀木、酸枝木、花梨木、雞翅木等進口木材,原材料價格高昂,價格偏高實屬無奈。
在姚向東看來,這一“門檻”有下降空間。“蘇作紅木家具,最重要的是蘇作技藝。”姚向東說,將蘇作技藝使用在相對平民化的原料上,同樣能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價格也可大幅降低。“我們推出的非名貴木材蘇作家具就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價格親民的同時,還要讓人領略精工之美。”費瑩說,蘇作紅木家具制作技藝工序繁多,其中很多工序都可以嵌入大眾參與的互動環節,如榫卯制作,就很適合進行現場展示和互動。
“近期中國蘇作紅木文化展將在北京舉行。”馮朝雄說,展覽將通過一把蘇作紅木椅子的制作過程,講述蘇作紅木技藝的傳承和發展。“不僅要把價格降下來,更要把非遺技藝的門檻也降下來。”姚向東說,只有更多人走近蘇作紅木、參與蘇作紅木,非遺技藝才能真正發揚光大。(半月談記者 朱筱)
責任編輯:趙睿
- 劉浩榮練拳20余載 把“非遺”三水俠家拳傳承扛在肩上2018-09-06
- 以非遺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山西廣靈這么做2018-09-06
- 全國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在滬開班2018-09-06
- 畬族非遺,怎樣傳給下一代?2018-08-31
- 絞胎瓷:“編織”出來的瓷器2018-08-30
- 浙江玉環改良延繩釣保護海洋生態 傳承非遺2018-08-30
- 河北臨城:傳承邢窯陶瓷技藝 感受傳統非遺魅力2018-08-28
- 互聯網科技:為非遺“活”起來 傳下去添助推器2018-08-23
- 如何以“非遺”視角欣賞傳統戲劇2018-08-21
- 為非遺的當代價值傳遞、實現、增值賦能2018-08-21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泉州:27件文物赴沙特展覽 近半數展品為首次2018-09-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