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表演是香博會的精彩節目之一。 楊興樂 攝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岡香!9月12日,第三屆中國(新會)香文化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將在北京舉行。兩年一屆的盛會,小岡香產業轉型升級又有何新進展?
小岡香作為新會傳統產業之一,一直以來偏隅新會雙水鎮一方,鮮為人知。近年來,為促進小岡香從傳統的拜祭用香向時尚、養生、家居生活用香轉型,新會區政府連續舉辦香文化博覽會,為小岡香產業的轉型積極試水。
上屆香博會,《新會小岡香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發布,小岡香文化產業發展上升為新會區發展戰略任務;今年2月8日,新會區小岡香業集團正式成立,小岡香企業抱團發展;7月,小岡香成功獲準注冊集體商標,對企業“抱團”發展、轉型升級,強化區域品牌,促進雙水小岡香產業升級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薪火相傳手工香致力培養傳承人
走進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小岡村,大大小小的香廠從沿街大路向附近各個村莊延伸,空氣中時常飄蕩著“香”的味道。
2013年,小岡香制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了600多年的技藝,到如今已經不再僅僅是提高制香工藝的技法,而是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載體,表演的藝術。
這一傳承了600多年的非遺文化,是“小岡人”的驕傲:僅小岡片區方圓3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就集聚了近千家制香企業,而雙水鎮這個“中國香業產業基地”,制香從業人員約2萬人。小岡香已經成為新會乃至江門的一張文化名片,更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
小岡香最初是由天臺村婦戴氏發明,就地取材,利用木屑、柑皮及當地稱為“香葉樹”的植物等香料,用竹條搓制而成。之后,村民紛紛效仿,并遍及整個小岡,形成了小岡特有的家族式制香手工作坊和有小岡特色的手搓香制作技藝,并經母傳女、婆傳媳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來。
經過600余年的發展,目前小岡香已形成了自身的獨特工藝和考究的選料。其中手搓香工藝更是全國獨有,該工藝沿襲戴氏的發明,為竹簽棍香,原料選用純天然物料,須經制骨(竹簽)、打粉、配粉、搋粉、搓香、刮香、晾曬、著色等多道制作工序方可制成。
祖傳的家業在手工搓香傳承人戴鐵錨的手里傳承了下來,他們開設了全村第一家有牌子的香廠———錨記香廠。幾十年來,戴家依然堅守著傳統的制香工藝。現在,在制香行業,錨記已成為一塊響當當的名牌。今年32歲的戴銀喜是戴家的一員,從7歲至今,她一直在堅守這門手工制作技藝。
2016年9月24日,新會區在北京舉行新會“香博會”新聞發布會。戴銀喜以資深制香人的身份,現場演示新會小岡香手工搓香工藝,并進行頂級沉香現場體驗活動,展示沉香眼罩、沉香面膜、精油等產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外商,“大家都認為香文化非常有意義,手工搓香很有趣。”
在每分鐘機器可吞吐240支機器香的同時,戴家仍堅持純手工制作手搓香。機器為何不能取代手工搓香?在戴銀喜看來,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小岡香的制作雖然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方法和規范,但幾乎每個步驟都離不開人工操作。
為了讓更多的后人傳承手搓香,小岡香業聯合會每年都要組織一些大型擂臺賽等活動,吸引更多的孩子和年輕人體驗、加入傳承的隊伍。如今,戴銀喜也和家人一起開展培訓班,親手教授孩子們手搓香技藝,致力于培養手工搓香傳承人。
在10月即將舉辦的第三屆新會小岡香文化節上,將舉行千人手槎香表演賽,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進一步提升小岡香品牌知名度。
集體商標抱團發展“世界香都”爭創輝煌
目前,新會小岡香產量已占全國衛生香的三分之一,是全國最大的衛生香生產地,2017年行業銷售額超過30億元,產品品種也由單一的竹簽棍香發展到線香、盤香、熏香、異形香、工藝香等多個品種。
近年來,新會區政府不斷大力推動小岡香業等傳統特色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推動小岡香從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向現代機械化制作轉變,產品品種也由傳統宗教用香、生活用香向高端養生香、保健品及文化創意產品轉變,高端檀香、沉香集散基地及全產業鏈基本形成,品牌價值和產業規模持續提升。
2016年在小岡香業城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新會)香文化博覽會,對打響小岡香品牌,推動小岡香走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貢獻。在同期發布的《新會小岡香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將小岡香文化產業發展上升為新會區發展戰略任務,力爭到2030年將小岡香文化產業升級為新會區發展優先產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確立“世界華人香都”的地位。
政府的規劃指導,為新會小岡香產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特別是2018年,經過近兩年的醞釀沉淀,新會小岡香產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18年2月8日,新會區小岡香業集團正式成立。集團由小岡香協會10個會員單位共同出資組建,是小岡香企業抱團發展的成果,小岡制香人希望通過抱團發展探索出產業傳承和創新的新路子,打造中國香業龍頭企業。
隨后,雙水鎮在加快香業特色小鎮項目規劃建設的同時,規劃近50畝土地支持小岡香業集團上馬精油、生活用香項目,拓展小岡香產業的空間。
2018年7月,“小岡香”成功獲準注冊集體商標,這是新會區第一件獲準注冊的集體商標。在目前雙水小岡香業中小微企業、個體戶較多,規模普遍較小的行業現狀下,集體商標是提升知名度、信譽度和市場影響力的上佳之選。小岡香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集體商標對企業抱團發展、轉型升級,強化區域品牌,促進雙水小岡香產業升級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抱殘守舊,只會被時代所拋棄。新會區委書記文彥表示,在新會香文化的發源地小岡舉行香文化博覽會,是為了搭建一個集香文化展示、香品貿易、科技研討和文化交流的平臺,推動小岡香產業和香文化、鄉村游更好更快協同發展。小岡香正積極謀劃產業轉型升級,將小岡香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掛牌AAA級旅游景區小岡香業城邀你體驗香文化
在很多人眼里,香是用來拜神的,其實它的文化遠遠不止這些。往屆香博會上,通過制香工人和香文化小姐的演繹,靈性與美好的香道文化被古色古香地展示出來,令人回味無窮。
近年來,為了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小岡香業的企業開始抱團合作謀求產業發展,打造了小岡香業城這一大型的宗教文化用品交易平臺。平日里,小岡香業城就是市民們感受香文化的一大去處。接下來,寶駿小岡香業城將承辦第三屆中國(新會)香文化博覽會,這些香文化表演又將很快與市民見面。
2018年的第一天,雙水鎮小岡香業城內人頭攢動,鑼鼓喧天,寶駿小岡香業城——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掛牌儀式在這里舉行。
據介紹,2016年7月正式開業的寶駿小岡香業城,開業之初就積極以創建等級景區為契機,不斷完善停車場、旅游廁所、游客接待中心、標識系統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更是連續成為中國(新會)香文化博覽會的主會場。
小岡香業城總建筑面積達4.6萬平方米,擁有傳統文化手藝培訓班等體驗式文化旅游特色項目。其中,香業城三樓設有香文化博物館,面積達11000平方米,有體驗區、展示區、機械區、圖文介紹區、原料區、創新區、收藏區等幾大區域,游客除了可以走走看看,還可以在體驗區里體驗有千年歷史的手搓香工藝。香業城五樓則以傳統文化培訓活動為主,開設了香道、茶道、禪修等培訓班。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香業城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豐富旅游文化內涵,逐步提高香業城的旅游服務水平,讓更多人領略到香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嶺南文化的魅力,在打造文化旅游亮點上實現突破,做大做強特色景區品牌,助力新會發展。”寶駿小岡香業城執行董事戴瑜表示。(南方日報記者 楊興樂 通訊員 肖浩)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西藏國際旅游小鎮上演文藝表演展民族文化風采2018-09-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