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圖為風箏表演。主辦方提供
繪兔爺、扎風箏、抖空竹、聽口技、刷花壇、賞年畫……19日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嘉泰豐臺學校,非遺傳承人帶領學生一起領略中秋節日風俗,體驗非遺技藝的文化魅力。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是圓形,寓意人團圓。”北京民俗專家李石給學生們講述中秋節的民俗故事、月餅典故,以及兔爺的來歷。
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圖為制作月餅。主辦方提供
兔爺是中秋節的“吉祥物”,也是北京傳統手工藝品,屬于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北京泥彩塑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帶來了各式各樣、顏色鮮艷的兔爺、兔奶奶,受到同學們的喜愛。在張忠強指導下,同學們為兔爺繪制漂亮圖案,了解每逢中秋請兔爺的傳統習俗。
制作月餅是當天活動的重要環節,孩子們一邊唱著兒歌,一邊在民俗專家的帶領下,將調好的王致和腐乳與豆沙制成餡料,然后用月餅模具壓成一塊塊冰皮月餅。孩子們各展身手,一塊塊顏色鮮艷、口感香甜的冰皮月餅呈現在人們面前。
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圖為耍花壇絕活。主辦方提供
據介紹,同學制作的月餅餡料都出自中華老字號——王致和,有淡口腐乳、茉莉腐乳、桂花腐乳和玫瑰腐乳等品種,做成的餡料口感更是香甜而且綿軟。
在活動現場,國家非遺“曹氏風箏”傳人繆伯剛帶來了高達180厘米的大風箏和一只火柴盒般大小的小風箏。他還向學生們傳授制作風箏的技藝,一幅色彩艷麗、由56只花朵組成的“夢”字風箏吸引眾多學生的目光。在非遺傳承人的帶領下,同學們發揮想象為風箏涂上各種顏色,零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圖為傳授風箏制作。主辦方提供
在活動現場,學生們觀看了國家非遺口技項目代表傳承人方浩然表演的口技《身邊的聲音》,欣賞了盧驥鴻的“嫦娥奔月”年畫,以及抖空竹、耍花壇等表演,非遺傳承人的各自“絕活兒”,引來學生們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嘉泰豐臺學校校長王志清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能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鮮活”地傳承下去。(記者 于立霄)
責任編輯:趙睿
- 臺灣中秋烤肉防癌:白肉配蔬菜 多活動定期篩檢2018-09-20
- 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 泉州多個代表節目精彩亮相2018-09-20
- 中秋、國慶、周年慶,商家活動扎堆 榕城迎來促銷旺季2018-09-20
- 福州中秋假期降溫降雨 賞月可能泡湯2018-09-20
- 中秋小長假全省多地降溫降雨 多處路段交通受影響2018-09-20
- 700多名在榕臺胞聯誼迎中秋2018-09-20
- 福州人的月餅2018-09-20
- 中秋、國慶期間嚴查景區價外加價、捆綁銷售2018-09-19
- 湖南衛視中秋晚會鐘漢良孫怡同框 大嘴猴夫婦合體“秀恩愛”2018-09-19
- 2018中秋佳節送什么禮物好?2018年中秋節賀卡祝福語大全2018-09-19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探訪高甲戲發源地:百年傳承“從娃娃抓起”2018-09-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