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木蘭溪之變

      走進福建莆田城廂區肖厝社區,就看到一只深70厘米、最寬處1米多的橢圓形大木桶,擺在一樓大廳……

      “這是以前我們家家戶戶必備的‘寶貝’:一是腌菜用;二是能救命。”社區黨支部書記謝金坤告訴記者,肖厝社區緊挨著莆田“母親河”木蘭溪,“木蘭溪治理以前,幾乎年年發大水。洪水一來,菜地被沖,人也沒處躲,就得用這腌菜桶裝進老人、小孩,年輕人游水推著逃生”。

      一轉眼,將近20年過去了。當年的肖厝村成了城市社區,群眾住進電梯樓,腌菜桶大多用不上了,年輕人甚至沒見過。“我得留下幾個,要讓后來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就始于那一年的治水。”謝金坤說。

      從1999年開始,在時任福建省領導的習近平同志主導和帶領下,莆田開啟了木蘭溪治理進程。

      其間,歷經四期工程、幾屆班子,治理工程堅持不懈并深化拓展,全面實現習近平同志當年提出的“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目標。(上圖為木蘭溪全景。資料照片)

      水患頻仍傷民生

      “木蘭溪流經我區闊口頂地段彎彎曲曲,每年汛期總要禍及我區……近來據說,上級政府再度重視,已初步定出三個裁道方案,即大裁、中裁和小裁……我們認為大裁乃上策也,如采取后兩種方案,只是茍且辦法……”

      這段文白相兼的坦直文字,出自1992年初莆田市城廂區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的第27號議案。議案的主筆人林國棟彼時剛剛卸任下黃村村委會主任,但還擔任區人大代表。“一直盼著木蘭溪治理工程開工,我就找了周邊同是低洼村的11名代表,一起署名后提交了議案。”

      木蘭溪發源于福建戴云山脈,一路東流入海,哺育著莆田大地。然而,舊時莆田多災。因東鄰大海,地勢低洼,凡漲大潮時,海水回頭倒灌,鹽堿灼地。木蘭溪夾山而出,繞谷而行,彎多且急,河道狹窄,下游安全泄洪量僅為每秒1000立方米以內,易發洪水。

      下游70個建制村幾乎年年遭受洪災,下黃村便是其中之一。每年6至9月,村民們都提心吊膽過日子,“家家筑有擋水之室,戶戶常備浮水之具”。林國棟說:“那時候,早稻只敢種60天內成熟的低產品種,吃菜多得腌漬而存,以防斷青之時。”

      其實早在1957年,木蘭溪治理工程就曾被提上議事日程。但因其工程技術難度大,雖5次規劃、兩度上馬,終無結果。莆田也由此成了福建全省設區市中唯一的“洪水不設防城市”。

      1999年10月中旬,一場臺風過境,暴雨猛漲,木蘭溪轉瞬成災。一夜之間,全流域倒塌房屋近6萬間、被淹農田45萬畝,近3萬群眾轉宿他居、2萬學生被迫停課……

      10月17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趕赴莆田指導救災。在木蘭溪決口的荔城區張鎮村一帶,面對當地干部群眾,他語氣十分凝重:“是考慮徹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

      科學治理解難題

      如今年逾古稀的湯金華,1997年起曾任福建省水利水電廳廳長,當時接手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全省“千里江堤”建設工程。

      福建自古臺風、暴潮、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發。1994年起,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沿海岸線組織開展“千里海堤”建設,1997年全面完工。人馬未歇,便揮師西進58個山區縣(市、區),沿著“五江一溪”(閩江、九龍江、晉江、汀江、賽江、木蘭溪)兩岸,修筑、加固一道“千里江堤”。時任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主管全省農林水工作,木蘭溪治理的報告擺上了他的案頭。

      特殊的自然條件,給木蘭溪治理帶來技術難題。軟基河道、彎多且急、沖刷劇烈,建設一道能抗御30年一遇洪水的堤防,工程技術上必須“裁彎取直”,但這會給水系生態帶來一定影響,于是便有多個裁彎方案之爭。

      “1998年,按照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既要保障安全、又要維護生態、還要考慮發展的治水理念,我們成立木蘭溪治理專家委員會,最終論證通過了‘改道不改水’的裁彎方案,并決定在張鎮村搞個技術試驗段進行測試。”湯金華回憶說。

      1998年末,根據“裁彎取直、新挖河道”的治理工程方案,省水利水電廳技術部門為木蘭溪治理設計了一套施工技術方案。可時任莆田市水利局長的李祖燕一看,提出不同意見。“這套技術方案采用的是常規‘攪拌、灌沙、固結’的方法,忽略了木蘭溪軟基淤泥含水率高達近70%的特征。在這樣的基礎上施工,堪稱‘豆腐上筑堤’。”

      雙方互不相讓。1999年1月29日,莆田市政府領導帶著市水利局總工程師,向習近平同志當面匯報了技術方案爭議情況。習近平同志認為,到底如何決策,還要聽取水利專家的意見。

      當年4月1日,在基層調研的習近平同志了解到福州正在舉行一場全國水利系統的學術會議,便讓湯金華趕緊帶著莆田市的同志到會上“找更權威的水利專家,幫忙共同攻克難題”。時任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竇國仁和妻子聯袂接受了這一課題,并在南京水科院建立起國內首個“軟基河道筑堤”物理模型。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同步進行,木蘭溪治理工程的技術準備進入了倒計時。

      12月14日,習近平同志第二次來到木蘭溪,直赴正在進行治理試驗的張鎮試驗段,檢查驗證方案的可行性。

      “通過實驗數據驗證,我們采用‘明溝降水法’代替‘管井降水法’,也就是將新挖河道的淤泥進行晾曬,經過技術處理,用于堤防填筑,再用‘軟體排’壓進堤基,以提高固結、增強堤身、防抗沖刷。雖然這個方案會延長施工時間,但新挖河道與筑堤工程同步建設、就地取材、就地平衡,既不占耕地,又減少生態破壞,成本也能大幅降低。”湯金華介紹說,正是在習近平同志的正確指引和跟蹤督促下,經過專家和當地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終于為木蘭溪找到了治理“良方”。

      12月27日,習近平同志將當年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設的義務勞動現場安排在木蘭溪,并與當地干部群眾、駐軍官兵6000多人一道參加了義務勞動。習近平同志現場囑托當地干部群眾,一定要使木蘭溪變害為利、造福人民。

      “我們要始終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2002年3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全國兩會期間介紹說,經過4年奮戰,福建省“千里江堤”建設任務超額完成,保護了全省28%的人口和52%的工農業總產值。

      一任接著一任干

      征遷難、籌資難,是木蘭溪治理工程所面臨的又一道難題。

      “萬事開頭難,破難看黨員。”現任城廂區霞林街道下黃村黨總支書記徐國賢,當年是村委會干部,家住吳墩自然村。他第一個站了出來,不僅帶頭遷出自家1畝2分地,并且公示讓群眾監督。一周內,吳墩自然村62畝土地全部完成征遷。

      木蘭溪一、二期主干流段治理完畢后,裁彎9個,河道從16公里縮短至8.64公里。2006年,通過衛星遙感監測和洪水痕跡調查,這一年的“碧利斯”臺風給木蘭溪帶來每秒2300立方米的流量,但未引發洪災。

      隨著兩期治理工程實施完畢,木蘭溪實現洪水歸槽,留下的舊水道變成了人工湖,起名叫“玉湖”。

      “名字聽著挺美,可當時什么基礎設施都沒有。周邊還有9個村,3933戶、1.6萬多群眾,亂扔垃圾、傾倒污水現象普遍,玉湖一帶形成臟亂差的城中村。”現任荔城區政協副主席鄭寶碩,2010年起兼任玉湖新城片區改造建設辦公室主任。他介紹說,玉湖新城規劃面積6768畝,開辦經費只有5000萬元,“打個噴嚏就沒了,以后的錢到哪兒找著落呢?”

      2011年6月,木蘭溪防洪工程實現全面閉合,但木蘭溪的治理并未結束。根據莆田市提出的全流域防洪、生態、景觀綜合治理方案,水利部將其納入全國中小流域治理規劃。這一年,福建省委和省政府也特別批準“允許將木蘭溪治理后縱深2公里土地出讓收益,提取10%繼續專用于木蘭溪全流域綜合治理”。

      鄭寶碩的心里踏實了,“要想把這張美麗的藍圖繪到底,就得信心不動搖、政策不松勁。”

      2013年,莆田市政府以專題會議紀要形式明確:玉湖片區內,市財政土地收入的80%必須用于玉湖新城改造建設,且專項使用、封閉運行。“截至目前,木蘭溪防洪工程及生態治理累計投入近50億元。”鄭寶碩是“老財政”出身,算賬是其強項。

      整個玉湖片區目前已全面完成5個村的改造,張鎮村就是其中之一。清晨,玉湖之上,微風拂過,湖草搖曳、鷗鷺翔鳴,“當年參加義務勞動時可真是想不到,苦了一輩子還能過上這樣舒心的日子!”村民傅石雄說。

      隨著木蘭溪治理工程實施,下游399條內河與木蘭溪互聯互通,形成65平方公里的城市綠心。2016年,莆田成為福建省首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

      治水引來百業興

      今年春節一過,陳自強迎來一樁喜事:他和兄弟創辦的鞋業模具公司正式開業。“開發區正準備建設鞋業特色小鎮,雖然我們公司的規模還很小,但在整個開發區里是最早轉型采用3D打印技術制模的,未來能有更大發展。”

      陳自強是林國棟的大女婿,他所說的開發區名叫華林經濟開發區。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催動福建沿海開辦工業園、開發區。彼時,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也躍躍欲試,創辦了華林經濟開發區的前身——鄉鎮民營工業園。

      郭氏(福建)、莆田力奴兩家鞋業公司是最早入駐華林經濟開發區的企業,經歷了1999年第14號超強臺風引發木蘭溪洪水的場面:一樓全部被淹,倉庫全部進水,原料全部損毀,兩家公司損失數百萬元。

      找到開發區管委會,兩家公司同時提出“增建防洪設施”要求。管委會的人一攤手,道出實情:開發區建設之初,水利部門就提出要求并幫助做了防洪規劃。但我們算了一下,要按規劃徹底解決防洪問題,光這部分投資就超過開發區基礎設施投入。“我們投不起,除非整個木蘭溪都能夠治理好。”

      “那不是天方夜譚嗎?”兩家企業負責人的心涼了。

      那次慘痛經歷,讓兩家企業有了不同選擇:前者后來只把鞋業部分繼續留在莆田,其他項目轉到外地拓展;后者決定整體留下,搬到園區更高的一處地段重新建廠。

      2006年,木蘭溪第三期治理工程推進到了華林經濟開發區段。“沒想到,當年的‘天方夜譚’如今成真了。”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蔡國賢的臉上寫滿自豪——當年只有70家企業、30多億元產值,現在發展到360多家企業、200億元產值。建設鞋業特色小鎮的計劃一出,吸引了更多企業,郭氏、力奴公司當仁不讓,成了首批參與者。

      清清木蘭溪,悠悠母親河。“歷經近20年接力治理,我們終于實現了習總書記當年‘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囑托。”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告訴記者,“這20年的經歷給了我們一個重要啟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一任接著一任干,久久為功方能實現綠色發展。”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