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文化廳發布了擬列入第五批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的項目名單公示,共有9大類52項項目入選。同時發布的還有擬列入第一、二、三、四批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項目名單,共38項。
而在此次新公布的名錄中,我市共有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入選,它們分別是來自彭州的軍屯鍋魁、天彭牡丹花會,來自蒲江的蒲硯制作技藝,來自崇州的元通清明春臺會,來自龍泉驛的客家水龍節,以及來自郫都的唐昌布鞋傳統制作技藝。此番列入保護名錄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更加受到關注,更好地保護和傳承。
天彭牡丹花會
丹景山為天彭牡丹的發源地,自唐代以來便為全國最著名的牡丹觀賞勝地之一,與菏澤、河陽齊名,享有西部牡丹基地的美稱。景區現種植牡丹200余畝,涵蓋了12個牡丹園區,300多個品種以及300多萬株牡丹,2013年被四川省旅游協會評選為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觀賞地之一。
每到春天牡丹盛開的時節,丹景山都會舉辦牡丹花會,引來市民登高踏青賞花,熱鬧非凡。自1985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33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三大牡丹花會之一。
唐昌布鞋傳統制作技藝
川西毛邊布鞋是我國千層底布鞋的一個分支流派,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而唐昌布鞋即為川西毛邊布鞋的典型代表,純手工制作,尤其是其中的毛邊槽眼布鞋鞋底、鞋幫的基礎工序為川西獨有,見證了川西地區民俗審美近千年來的發展變化。這種經過砂邊處理的毛邊布鞋,外觀更美觀,耐穿度更高。
傳統唐昌布鞋種類繁多,主要有槽眼鞋、松緊鞋、靸鞋、繡花鞋、絆絆鞋、懶式鞋、搭搭鞋、操鞋、窩窩鞋、童鞋、僧鞋、壽鞋、薄底快靴、雨靴、官靴、朝靴、梨園彩靴、打靴、神靴、壽靴等。
據《成都通覽》記載,清末宣統年間,成都地區銷售和生產布鞋的店鋪多達數百家,形成具有川西文化特色的“靴鞋幫”,而唐昌鎮生產的布鞋,無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冠絕川西”。唐昌布鞋的鼎盛時期早已消逝,如今僅有唯一一家作坊還在規?;a、銷售唐昌傳統手工布鞋。
軍屯鍋魁
“軍屯鍋魁”在成都市可謂家喻戶曉,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正宗的“軍屯鍋魁”在離彭州縣城七八公里以外的軍樂鎮。
軍樂鎮古時稱“軍屯場”。三國時期諸葛亮命大將軍姜維率部在軍樂鎮馬牧河、鐵門坎一帶招兵買馬,屯軍駐扎。姜維是羌族人,擅做糊餅,他把糊餅做成干糧,讓士兵行軍中隨身攜帶,以備戰時之需。軍屯鍋魁便由“軍中干糧”演化而來,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快餐。
軍屯鍋魁又叫“酥鍋魁”“酥油千層餅”,打鍋魁有選料、和面、搟面、抺肉、肉餡、調料、油烙、爐烘等十多個環節,每一道工序都很講究技巧和方法。目前,“軍屯鍋魁”攤點已遍布全國各地,形成千層鍋魁、糖鍋魁等幾十個品種,以香、穌、脆、細嫩化渣聞名。每年僅鍋魁一項,就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5000余人,務工收入近億元。
元通清明春臺會
崇州元通清明春臺會源于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300余年歷史,素有“川西第一壩會”美譽,也是川西農耕文化代表活動之一。每到清明時節,元通古鎮迎來送往的鬧市便引得方圓數十里的廣大群眾前往,古鎮的十里河灘上形成了一幅人山人海的畫面。
作為當地歷屆清明春臺會所在地的元通古鎮是成都平原上為數不多的原生態古鎮之一,素有“小成都”之稱,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元通古鎮留下了諸多歷史遺韻,包括80余棵珍稀古樹,以及陳家大院、永利橋等十多處古遺跡(景觀)。
客家水龍節
水龍節是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水龍節距今已有100余年歷史,每年農歷的六月初六,人們遇上天旱,就編織草龍向上天求雨,這叫玩水龍,后來這一活動逐漸成為當地土家族群眾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安康的主要祭祀活動。民眾舞龍祭祀山神,拜龍王。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國泰民安。祭祀結束,民眾齊聚一堂,唱起山歌、跳起莎朗、品嘗咂酒,共享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慶美好幸福的生活。
蒲硯制作技藝
蒲硯以四川省蒲江縣鹽井溝的蒲石琢制而成得名,自古便是蜀中名硯。
傳說南宋寧宗時,蒲江人魏了翁赴京考試,適逢天寒地凍,應考文人用墨皆凍成冰,唯魏了翁所用蒲硯中墨水不凍,順利應考。從此,蒲硯美名遠揚,歷久不衰。明清時期,蒲硯便與攀枝花的“苴卻硯”、廣元的“白花硯”并稱為蜀中三大名硯,馳名全國。
現在的蒲硯,更展新容,雕琢技藝精湛,題材廣泛,有以神話故事為內容的太白醉酒、壽星獻桃,金龜、金魚、荷花、琵琶、杜鵑等30余種花色產品,暢銷國內外。(記者 陳泳 李萌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 互聯網+非遺 布拖63歲銀飾非遺傳承人開起了網店2018-10-29
- 守護非遺 川外師生原創話劇《傳承》上演2018-10-29
- 內蒙古非遺傳承人白金龍工作室在包頭揭牌2018-10-29
- 兩岸廣播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表演活動舉行2018-10-29
- “非遺+扶貧”亟需復合型人才2018-10-26
- 平潭貝雕入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福建非遺精品展”2018-10-26
- 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揭牌 集中展示紡織類非遺2018-10-24
- 2018年度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班可以報名啦2018-10-17
- 堅守非遺傳統技藝“張新發”在高端消費市場獨占鰲頭2018-10-16
- 2018年長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曲藝晚會舉行2018-10-1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在福建莆田開幕 汪洋致信2018-10-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