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沾化漁鼓戲非遺展廳建成并向社會開放,展廳分設了漁鼓戲的發展歷程、演出道具展示、獲獎榮譽成就、新編漁鼓戲劇目巡禮等4大展示板塊,通過詳實的文字、照片及道具實物展示了沾化漁鼓戲從瀕臨滅絕到煥發新生,再到不斷興盛的發展歷程,迎來了歷史上發展的新時期。
漁鼓戲又稱道情,是一種說唱形式的古老傳統劇種,起源于沾化區富國街道胡家營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08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為傳承和弘揚好這一民間傳統文化,沾化漁鼓戲劇團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保護傳承,深入挖掘原生態漁鼓戲,另一方面創新創作符合時代主題,貼近人民生活的優秀作品,創作出了一批集思想性、知識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自2007年開始,新編漁鼓戲鄭板橋三部曲、《墻角》、《老邪上任》等作品連續七次參加“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決賽,并榮獲一等獎,實現了地方小戲參加國家級大賽的“七連冠”,現已成為沾化文化發展的一張靚麗縣域名片。
“沾化漁鼓戲具有濃厚特色的地方戲曲,是非常寶貴的文化資源,讓全社會了解漁鼓戲的前世今生,不但能繼承弘揚民族文化遺產,而且能夠以優秀文化凝聚人心,提升人氣。”沾化區文聯副主席、沾化漁鼓戲劇團長王春貞說。
圖為:市民在新建成的沾化漁鼓戲非遺展廳觀賞。
責任編輯:趙睿
- 非遺民俗音樂劇《音畫玉樹》在青海上演2018-10-31
- 成都六項文化項目或將成省級“非遺”2018-10-30
- 互聯網+非遺 布拖63歲銀飾非遺傳承人開起了網店2018-10-29
- 守護非遺 川外師生原創話劇《傳承》上演2018-10-29
- 內蒙古非遺傳承人白金龍工作室在包頭揭牌2018-10-29
- 兩岸廣播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表演活動舉行2018-10-29
- “非遺+扶貧”亟需復合型人才2018-10-26
- 平潭貝雕入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福建非遺精品展”2018-10-26
- 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揭牌 集中展示紡織類非遺2018-10-24
- 2018年度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班可以報名啦2018-10-1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非遺民俗音樂劇《音畫玉樹》在青海上演2018-10-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