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快看,木偶由紅臉的關公變成黑臉的張飛啦!”“好、好、好,木偶噴火了,太神奇了!”10月29日晚,在東山縣樟塘鎮樟塘村舉行的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全省巡回宣講活動東山專場,只見福建省“非遺”鐵枝木偶傳承人陳銀龍一邊雙手操持鐵枝木偶,一邊唱念、大聲呼喝京劇《說唱臉譜》的精彩表演,引發了臺下觀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父親遺志 銘記心上

      10月30日,筆者登門拜訪了現年44歲的東山鐵枝木偶第四代傳人陳銀龍(尊稱“鐵枝龍”)。他介紹說, 鐵枝木偶是一門古老的地方傳統藝術,由陽窗紙影戲發展演變而來,流行于廣東潮汕和福建閩南一帶。表演時,由藝人在幕后用三根鐵枝管套上鐵枝,操縱身高30多厘米、紙手木足的木偶表演,身段和手勢須特別靈活細致。表演時,操縱人必須會唱會念會操作,并且熟悉戲曲中人物的生、旦、凈、末、丑等角色的轉換。

      陳銀龍老家在東山縣陳城鎮岐下村,父親陳加申是東山鐵枝木偶的第三代傳人,他一生癡迷木偶戲,創辦“東山新藝鐵枝木偶劇團”,使它成為目前福建鐵枝木偶表演的翹楚,也使這朵曲藝奇葩2009年4月入選省級“非遺”。

      “老爸對東山鐵枝木偶戲的搶救、生存和發揚傾注了畢生心血。可惜,他2014年7月因病逝世。”陳銀龍含淚說,父親臨終前,再三囑咐我一定要把鐵枝木偶代代傳承下去,發揚光大。他在父親身上不僅學到了鐵枝木偶的表演技藝,而且從優秀傳統劇目的人物身上,感悟到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為人處世的道德準則。他銘記父親的囑托,憑著火一樣的熱情和拼勁,克服種種困難,負起對鐵枝木偶戲進一步傳承、發展的重任。

      但是,進入新時代,年輕人看戲的人少了,請他們去演戲的人也少了。尤其是作為一個民間私辦文藝團體,單靠表演基本無法生存。他算了一筆賬,一場表演2000元戲金,雇車運輸、請人搬道具、搭戲臺、吃點心,就要花去了1500元。“基本沒賺。”陳銀龍笑著說,沒出演的時候他還是會去做些生意貼補。“既然我接手了,決不能讓鐵枝木偶戲失傳,讓老爸失望,甚至要把它傳承保護得更好。”

      創造神奇 人偶合一

      “既然不賺錢,靠什么支撐到現在?”“靠不斷改革創新,讓自己的木偶身懷絕活,自然成了觀眾愛看的節目。”陳銀龍為迎合新時代的發展,不但自己學會制作各種鐵枝木偶,而且在表演中融入了各種傳統劇目唱法和木偶變臉、噴火、噴雪花、打鼓、講古、魔術等特技,實現人偶合一,所到之處,看戲的年輕人都會喝彩起來。

      “記得有一次下鄉演出,聽到臺下的年輕人議論,看戲看得快睡著了。對我刺激很大。”陳銀龍說,以前傳統的鐵枝木偶戲采用潮劇配音,動作節奏比較緩慢,“確實很容易讓人入睡”。后來他開始嘗試到什么地方演出,就用當地群眾最喜歡的劇種配音,其中有京劇、豫劇、越劇、豫劇、川劇等。木偶的動作也進行了大改造,整部劇演下來,木偶踢打的動作明顯增多。觀眾們果然買賬,“一場下來,喝彩、鼓掌十幾次。”

      “我先后發明了木偶變臉、木偶噴火,底下觀眾都在大聲尖叫。”陳銀龍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采百家之長,豐富木偶戲表演。變臉的靈感來自于川劇,“我們都是做表演的,多看幾次,我就看出變臉的訣竅。讓木偶學會噴火這個靈感來自于京劇,往往演員在臺上一噴火,臺下觀眾的情緒就到了沸點。”但看歸看,要學會絕不簡單。“具體怎么變臉?怎么噴火?都要經過千百次試驗演練!”自從“鐵枝龍木偶會噴火”傳開之后,每到一處,他的木偶戲都是壓軸戲。雖然噴火表演時間不長,卻是掌聲如潮。

      陳銀龍說,“比如把我的面相雕成類似漫畫的頭像,當我出去表演的時候,給大家一種感覺,這個木偶就是誰,觀眾的記憶力更深刻化。” 今年初以來,他推出木偶打架子鼓的“絕活”。出現在觀眾眼前的不再是30多厘米高的傳統木偶,而是一位1.26米高的“帥哥”,坐著揮舞著鼓棒,一敲一打,討人喜歡。再細看,這個“帥哥”跟背后的操作者陳銀龍很相似,被稱為“小弟”。它不僅手腳靈活會打鼓,眼鏡嘴巴還會動。原來,這是陳銀龍根據自己的頭部模樣雕刻的。可制成的木偶要上舞臺表演,最難的是手腳那些活動關節。他經過上百次反復試驗,最終獲得了成功。表演時,通過繩子與“小弟”連接,他腳一走,木偶的關節自然跟他走,這樣自然把木偶演活了,非常生動有趣。

      致力傳承 樂于交流

      作為福建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成員、福建鄉土表演高級人才的“鐵枝龍”,多年來致力于這項“非遺”技藝的傳承、保護、發展工作。他高興地說,可以告慰我父親的是,目前我家鐵枝木偶已有第五代傳人啦!每逢參加縣內外大型文藝演出時,陳銀龍的老母親就會帶著子女、孫兒女、曾孫女全家四代20多人齊登臺,場面十分壯觀。

      陳銀龍帶領劇團踴躍參加東山縣每年舉辦的文化“三下鄉”、春節、關帝文化節、豐收節等公益性表演活動。經常深入農村、校園、工地、部隊等慰問演出。他除了在漳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木偶研究會東山基地、東山新藝鐵枝木偶戲傳習中心”定期講學外,每逢星期六、日和寒暑假,他都會應邀到一些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培訓中心,為孩子們上課,義務培訓青少年兒童。他說,看到孩子們對木偶戲都很興趣,我也覺很開心。

      陳銀龍的心血沒有白流,目前鐵枝木偶已成了東山縣的一張文化名片,“鐵枝龍”的聲名遠播。他的工作成績獲得各級黨政部門的好評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近幾年,他多次亮相中央電視臺、省電視臺以及廈門衛視2018兩岸元宵戲曲晚會等。今年8月,在福建省民間藝術家協會青年委員會成立一周年慶祝大會上,他作了鐵枝木偶傳承創新經驗介紹。他還自掏腰包,多次應邀參加在北京、浙江、廣東、臺灣等地舉行的民間藝術匯演和交流。2016年到北京參加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舉辦的“非遺”博覽會表演。今年一月, 陳銀龍帶領“陳家班”表演的二度梅片段《秦鳳蘭》榮獲福建省民間木偶戲展演大賽銅獎。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與“泥”相約 樂享創造——閩侯縣實驗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熟伦熟女专区hd高清|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韩国—中文字幕|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