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筑房、匣缽壘院、桐花掩映、嶺田悠然……走進碗窯村,數口古窯址、作坊鋪,錯層疊建的傳統民居,以及與古商道一起保存下來的風俗,展現著與眾不同的古村風貌。
碗窯村,地處蕉城區飛鸞鎮東南部,毗鄰三都澳,因制碗燒龍窯而得名。明末崇禎年間,碗窯村的開辟者因陶土到訪于此、因手藝聚集于此,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悠長而動人的匠人故事。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飛鸞鎮正大力挖掘碗窯村傳統陶文化歷史,保護現存的古村落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快文旅融合發展。
先人智慧特色民居聚集
與其他古村落不同,碗窯村的房屋,墻體上大都鑲嵌著一排排環狀的棕紅色物件。這種墻叫作“匣盒屋”,由燒窯用的匣盒建成。遠遠望去,墻體猶如麻繩編織的藝術品。
據史料記載,碗窯村的先祖由泉州一帶遷居于此。由于村子緊挨著山和海,人們缺乏生產工具,既不能加工石頭,也無法生產磚塊,造房子的原材料無從可得,聰明的先人于是因地制宜、就近尋找材料。
在燒制陶器的過程中,匣盒起保護陶坯的作用。產品燒制成型,匣盒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因其防潮耐腐蝕,村民便將匣盒重新利用,成為碗窯村特有的建筑材料。這里的墻體,由里外兩層碗盒砌成,有七八十厘米厚,隔熱隔音效果好,屋內冬暖夏涼。
如果說“碗”房是平民居所,那么“五梅花”古建筑群則是當地的“豪宅”。古時村里流行閩南語,主要姓氏為黃、羅、蔡、吳、葉等。其中蔡氏后人依據梅花狀的風水布局先后蓋了五棟房屋,稱為“五梅花”老宅。
五座老宅均為一般明清風格建筑,院落寬敞,雕花精致,布局考究,既有濃郁的閩東地方建筑特色,又雜糅了閩南建筑風格,特別是梁枋、托梁、雀替、斗拱間的彩繪,復雜多變、氣派非凡。
修復重整 古村再現光彩
雖然作坊、工廠已不復存在,但村子里陶文化的內涵并未消失,新時代的“窯村趣史”正在被當地人努力激活。
為了讓古老的碗窯村重放異彩,飛鸞鎮政府以國道G228線建設為契機,著重以碗窯傳統古村落的申報為重點,連接新飛路建設,全面推進碗窯陶文化產業發展。
“碗窯村歷史文化遺存保護與開發以保護修繕為核心,對大坑龍窯、傳統窯街、傳統民居等古遺址核心構成要素進行科學修繕。”碗窯村村支書鄭愛明介紹說,修繕將保持和延續文化遺存傳統格局、空間尺度和歷史風貌,進一步完善該村文化歷史構成要素,實現傳統風貌的統一協調,維護傳統風貌的完整性。
同時,村里已有企業開始發展制陶作坊,開發古窯體驗類旅游產品,增強游客的體驗性與趣味性。村里的目標是,充分復原歷史上興盛的制陶風氣及場景,打造主題旅游村落。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政府發力,村民也在不斷加強保護意識,通過實際行動“給遺跡讓路”。“碗窯村的匣盒屋大多為私人所有,過去有些村民將其改造為磚墻、水泥墻,現在已經沒人這樣干了,有條件的都在自發修復。”碗窯村村主任葉茂松說,村兩委加大宣傳力度,反復講解古跡的文物價值,讓村民充分認識到“匣盒屋”的歷史意義。保護好了,游客多了,古村重現了光彩,村民也有了更多營收的途徑。
文旅結合 老樹重發新枝
元宵節是碗窯村一年一度的“盛典”,村民會自發組織“鬧元宵”——舞碗板龍、白眉青獅、游鐵枝等表演習俗,均是碗窯先民從閩南帶來的傳統。
據設計者黃奇鳴介紹,舞碗板龍是由板凳龍在當地陶藝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特色便是用制碗的碗板作骨架,代代相傳至今。
元宵當天,年輕力壯的村民會抬著百余米的碗板龍穿梭于人海,一條白龍在觀音廟石山宮,一條金龍在鱟沙境。游行開始,沿途人們舉香放炮,然后回返至石山宮前的海邊空地,開始團龍。兩條龍一白一金狂舞、交纏、合為一體,以此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村民團結互助、抱團勝利。
“過去‘鬧元宵’參與者大多是本村村民,表演規模也遠不如現在。”葉茂松說,近幾年,隨著投入增加及本地官方微信平臺“大夢蕉城”的推介,碗窯元宵節人氣高漲,如今已成為閩東地區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之一。
日趨火熱的民俗表演和別具一格的古村風貌,每年都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為此,飛鸞鎮政府規劃建設碗窯村陶文化創意園區,作為碗窯陶振興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據了解,園區計劃投資249萬元,將村里的廢棄窯廠改造為攝影旅游文化創意園,未來將建設陶文化展陳館、陶培訓中心及攝影基地、文化交流中心、休閑度假區、民宿及文化長廊。制陶、民俗、藝術、旅游、休閑、攝影……諸多文化元素將在碗窯村交融,古村重發新枝指日可待。(記者 莊嚴 通訊員 張中堯)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3個陸島碼頭和廈門港海滄航道四期項目獲部補助資金2018-10-19
- 蕉城“蓮峰三村”:迎來久違的手機信號2018-08-28
- 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名單發布 蕉城福鼎上榜2018-07-18
- 寧德蕉城農村宅基地建房有新規 層數不超過3層2018-07-02
- 寧德蕉城大黃魚產量全國第一 出口2.10萬噸2018-06-27
- 以高額回報為幌子 寧德蕉城一女子詐騙親友150萬元2018-05-31
- 寧德蕉城一男子稱能“白紙變錢” 女子取款2萬元“生錢”被騙2018-04-18
- 寧德閩東路中段31日通車 中心城區“任督二脈”被打通2017-07-26
- 寧德蕉城:紀念蔡威同志 研討蔡威精神2016-12-06
- 蕉城20戶種糧大戶獲每畝100元獎勵2016-11-1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林德禧:數十載山海閩劇緣2018-1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