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孫仙梅展示肖像剪紙并與伏兆娥互動?!『珮s 攝
中新網銀川11月13日電 (于翔 胡耀榮)3D打印模型、濕式徑流式電除塵器、高速鐵路用330kVV/X接線牽引變壓器、剪紙、刺繡……11月13日上午,寧夏銀川市第二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展在銀川文化藝術中心開幕。
開幕式上,主辦方對60項獲銀川市“十佳五小”成果獎項目及32個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進行了表彰。在隨后的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展上,各參賽作品紛紛亮相,引發參觀者的陣陣贊嘆,特別是“非遺”絕技的展示成為了現場焦點。
杜秀春向大家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掐絲琺瑯工藝”?!『珮s 攝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一個模特,像變戲法一般,三兩下就出現了一個清晰的人像輪廓。短短半個小時伏兆娥就為參觀者剪了十幾副肖像剪紙。
“太神奇了,小的時候看到窗花、墻圍畫等就很喜歡,今天看到伏兆娥能把人物肖像剪得如此逼真,讓我十分震撼,她把藝術真正落實到了人民群眾身上,太了不起了,我要為她點贊。”市民孫仙梅看著自己的肖像剪紙,愛不釋手。
企業科技進步創新成果展示。 胡耀榮 攝
被譽為“西北第一剪”的伏兆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第三代傳承人,六歲開始學習剪紙,從最初的窗花創作到名著中的人物、生活中的事物原型,再到特色景區,在長期的生活和創作實踐中,她用一把剪刀描繪著家鄉的風土人情和民間的故事傳說。不僅如此,她還致力于非遺文化的傳承:“這不僅是中國的非遺,更是世界的非遺,我不僅讓自己的兒女傳承,更要讓這種非遺文化走進學校、社區、旅游景點等各個角落,我有信心把這顆種子撒的更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
據了解,此次入展的項目包括“十佳五小”創新成果、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成果、企業科技進步創新成果、非遺創新成果,涉及農業、教育衛生等多個行業和領域,近150家企事業單位的200多個項目300多項成果參展。不僅充分展示了各行各業廣大職工創新能力、水平和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反映出廣大職工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偉大實踐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責任編輯:趙睿
- 省非遺武術展示交流大會舉行2018-11-13
- “喚醒千年之美”大學生非遺創新獎學金項目頒獎禮舉行2018-11-12
- 多彩非遺走進校園 讓師生們感受其中的魅力2018-11-12
- 漳浦:千年古縣的文明密碼是什么?2018-11-12
- 泉州提線木偶戲:指尖下的非遺傳承2018-11-09
- 木偶劇表演進賀州 傳承非遺文化2018-11-09
- 省“非遺”鐵枝木偶傳承人 有著來自東山的傳奇故事2018-11-07
- 學刻瓷,賞剪紙……濟南小學生開啟非遺之旅2018-11-07
- 滄州21人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傳承人2018-11-07
- “宿遷非遺紀錄”系列系列報道:一碗船菜一世情2018-11-0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七藝節觀微:老IP,新綻放2018-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