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金字招牌” 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引領壯鄉騰躍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一千多年前,唐朝詩人韓愈寫盡桂林山水之美。千百年來,山清水秀生態美,成為讓廣西名揚四海的“金字招牌”。
習近平總書記曾談起他的“漓江情結”:少年時代,他曾來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還和幾個同學在漓江游泳,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漓江的生態保護也歷經曲折。
在幾十年發展中,漓江生態遭遇了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季節性枯水、砂石盜采等種種影響。
“要全力保護好桂林山水,繼續做好當地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工作,特別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讓這一人間美景永續保存下去。”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林嚴守生態底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截污治河。
55歲的船長黃才滿每天開游輪穿過漓江。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漓江的風景看多少遍都不膩。”黃才滿笑著說。
環保監測數據顯示,漓江桂林市區河段水質已連續3年達到國家地表水二類水質標準,水質持續好轉。
廣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環境承載力十分有限。這里既是維系珠江下游特別是粵港澳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又是全國巖溶分布面積最廣和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國土空間格局,決定了廣西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任務繁重,也面臨越來越大的資源環境壓力。
環境和發展“雙重壓力”下,廣西何去何從?
“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要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基本目標,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廣西生態保護工作,為廣西指明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在南寧,一條河因“脫胎換骨”,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取經者”。
萬米桂花溪谷,千棵朱槿水岸,令人流連忘返。可誰能想到,幾年前,它還是南寧的一條臭水溝?
2017年4月,在考察那考河生態綜合整治項目時,習近平總書記實地查看南寧海綿城市建設成效,了解當地居民的切身感受。
環境變化大不大?住在這里感覺怎么樣?聽到大家給予肯定的回答,習近平總書記說,到這里就是要看看生態綜合治理的實際效果。
“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切。”回憶起當時同總書記交流的情景,南寧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懷波記憶猶新——
習近平總書記一路上詳細詢問了那考河生態綜合整治的情況,強調付出生態代價的發展沒有意義。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理念,也是今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遵循。
2015年,總投資約11.9億元的那考河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啟動。經過治理,這個項目成為全國城市內河流域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及海綿城市建設標桿,獲得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在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3000畝紅樹林宛如一片“綠海”,白鷺翩飛,蝦蟹成群。2017年4月19日,晚霞滿天中,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
“面對寬闊的紅樹林和一望無際的大海,總書記駐足凝望,叮囑我們繼續做好紅樹林的研究和保護,把海洋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區域建設好。”時任北海市海洋局副局長的彭在清說,近年來,廣西紅樹林面積不斷增加,近海紅樹林生態系統呈健康狀態。
堅持新發展理念,激活改革創新動力,一手抓環保治理,一手抓經濟發展,廣西在擦亮“金字招牌”的同時,推動產業“向新而生”。
這是一日千里的精彩跨越——
打理成千上萬畝農場要多少人?答案是:一人。
80后小伙溫標堂用他的“種田神器”,實現了這個農業神話。
廣西大學農學院畢業后,進入以色列公司學習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再結合我國實際、帶領團隊創建本土高新技術企業“捷佳潤”,致力于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短短數年,這位年輕的創業者就走出廣西,走進東盟,打造了一個又一個“開心農場”。
“去年4月,總書記考察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時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溫標堂說。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萬畝農場,一鍵管理”,技術革命一日千里,創新步伐堅實有力。
“總書記考察一年多來,基地新增行業重點企業34家、總數達57家,新增入孵創新團隊65個、總數達90個。”南寧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耕如數家珍,“高新區圍繞資本、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加快培育適宜創新企業成長的土壤,讓適宜的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開花結果。”
這是鳥槍換炮的華麗蛻變——
南南鋁,這家于1958年建廠的老國企與自治區同齡。
2010年、2017年,習近平同志先后兩次來到南南鋁。“總書記第一次來,看到的還是建材類的傳統產品;第二次來,看的是高鐵、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類的新產品、高端產品。他對我們勇于創新創造給予肯定,還幽默地說我們是‘鳥槍換炮’了!”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玉林回憶道。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結出碩果。南南鋁的大推力火箭用超大規格鋁合金鍛環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的“太空夢”留下了“廣西造”的烙印……
南南鋁,是廣西創新驅動發展的縮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激發了廣西智造的澎湃動力。
這是壯士斷腕的涅槃重生——
工業城市柳州,曾是“酸雨之都”。污染嚴重時,冶煉廠后是“白頭山”,蟠龍山下是“黑瀑布”。
痛定思痛,柳州打響環境保衛戰,全面調整工業布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最終實現“綠色蝶變”。
“發展不僅是為了經濟數字好看,而是要創造好的生活環境,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感到幸福,這才是我們發展的目的。”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說。
森林覆蓋率達62.31%,居全國前列;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為91.2%……生態環境的改善,培育和壯大了廣西的生態經濟,以南寧“美麗南方”、玉林“五彩田園”等為代表的生態產業園區千姿百態,催生了有機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
一條扁擔兩頭挑,一頭挑著金山銀山,一頭挑著綠水青山。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人民群眾幸福感高的綠色發展之路在廣西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回應合作共贏呼聲 引領多邊主義潮流 ——習近平主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重要講話引發國際社會積極反響2018-12-09
- 習近平今年外訪收官,向國際社會傳達了什么訊息?2018-12-09
- 2018年習近平四次踏出國門,這些亮點讓人印象深刻2018-12-07
- 習近平主席訪問西葡兩國在歐洲各界引發熱烈反響——推動中歐合作邁上新臺階2018-12-07
- 習近平主席鼓勵中葡要積極發展“藍色伙伴關系”在葡萄牙各界引發強烈共鳴2018-12-06
- 習近平會見葡萄牙總理科斯塔2018-12-06
- 廣西傳承多民族優秀文化打造魅力壯鄉2018-12-04
- 習近平接受阿根廷“解放者圣馬丁大項鏈級勛章”2018-12-03
- 習近平同阿根廷總統馬克里舉行會談2018-12-03
- 習近平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2018-12-02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河北井陘:面塑技藝傳承非遺文化2018-12-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