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前進
——寫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
閔仲平
一
11月30日,南龍鐵路試運行,動車線在福建境內畫了一個圈,省內主要城市將形成“一體化”生活圈。
貫穿南北、打通山海,“更比蜀道難”的閩道,迎來通達四方的酣暢淋漓。
千百年來,因山水阻隔而讓福建人民多了向海而生的勇氣和魄力;以大道通衢為代表,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為福建增添了進一步打破藩籬、擁抱世界的底氣和信心。
二
億萬千百十,皆起于一。
1978年的今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幕。
作為中國最早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的省份之一,福建的開放發展始終與國家戰略同脈動。
思想的桎梏一旦被打破,沉睡的大地迅速被喚醒。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由昔日的海防前線,一躍而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40年來,福建人民以敢為天下先的創造精神、愛拼才會贏的頑強斗志,滴水穿石,改革求索,開放帆張,善作善成,寫下激蕩昂揚的時代篇章,造就感天動地的偉大變革。
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
我們勇于探索、真抓實干,國民經濟實現了歷史性飛躍,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全省和全省人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體制機制實現大的轉變,創新創造的活水充分涌流,對外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閩臺交流合作更加緊密;
我們聚焦發展、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事業取得巨大進步,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行進在實現全面小康的征途中。
正如1999年9月,時任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會見參加第三屆投洽會的國外貴賓時所言:“福建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在21世紀,這里的經濟將有更大的發展,可以合作的領域十分廣闊。”
三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回顧改革開放的歷程,八閩兒女始終難忘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的日日夜夜,始終難忘總書記與福建廣大干部群眾結下的極其深厚的感情。
在福建這塊充滿激情的熱土上,習近平同志懷抱一顆赤子之心,探索奮斗了近18年,親身參與了福建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
他沖破思想和體制的重重阻力,推動福州國有企業改革;他六年七下晉江,在多次調研后總結“晉江經驗”,提出縣域經濟發展方向;他倡導建立外經“一棟樓”,推進簡政放權,給企業家回信,呼吁理解、尊重、愛護、支持企業家;他親自主導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打破部門藩籬,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他親手抓餐桌污染治理,統籌推進守護“舌尖上的安全”,著力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體系……
無論在交通落后、信息閉塞的寧德地區,在沿海開放地帶的特區廈門、省會福州,還是在省委省政府工作,習近平堅持開放發展不動搖,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結合,堅持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并重;重視內引外聯、雙向開發,重視建設“海上福州”、平潭開發,重視與港澳臺交流交往,努力打好“僑牌”,開拓經濟合作新領域;強調用開放意識來推動扶貧工作、在扶貧工作上運用開放政策,強調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馬尾的事馬上就辦,營造良好投資軟硬環境,強調因地制宜走與地方實際相適應的開放路子……
近18年的探索奮斗,習近平總書記結合福建實際,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學發展規律,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重大舉措,在改革、開放、發展、黨的建設等一系列重大領域,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中,取得了極其豐碩的成果,為福建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近18年的探索奮斗,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先行先試的改革魄力、敢于擔當的務實精神、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和對福建發展的關心關切、對八閩兒女的深情厚誼,在思想、膽識、情懷等諸多方面給福建干部群眾留下深刻印象。凝結其中的科學理念、寶貴經驗和優良作風,是我們不懈推進改革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巨大動力,至今仍指引著福建破浪前行的航程。
四
閩山閩水寄深情。離開福建后,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支持福建發展。
他多次親臨福建考察。充分肯定福建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殷切希望我們抓住難得機遇,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著力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親自為我們擘畫了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的宏偉藍圖,給全省干部群眾以極大的鼓舞,為福建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他多次對福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對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兩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總結“長汀經驗”,長汀水土流失治理“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給福建30位企業家回信,希望廣大企業家為國家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對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作出重要批示,指明了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對晉江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眼睛不要只盯在大城市,中國更宜多發展中小城市及城鎮;對廈門鼓浪嶼申遺成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們借鑒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和多次指示,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福建工作的高度重視、殷切期望和對全省干部群眾的深厚感情,既是鼓舞,更是鞭策,為福建加快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注入新的動力。
五
牢記囑托,譜寫新篇。多年來,我省廣大干部群眾在黨中央的領導和省委的帶領下,把總書記對福建人民的巨大關懷,化為建設新福建的實際行動。
省委省政府多次作出部署,全省干部群眾全面興起大學習熱潮,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擁抱新時代、實現新作為的動力和熱情,轉化為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作為。
一系列政策舉措,一系列扎實推進,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搶抓機遇,只爭朝夕,努力推動福建改革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為全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不斷推進,我們正迎來2018年的收獲季。
六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發展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
福建的改革發展,是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一個縮影。將視野放大可以發現,我們的偉大復興征途在經歷了從改革開放大幕初啟至黨的十八大,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后,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以期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再次飛躍。
“任重而道遠者,不擇地而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深沉的歷史自覺和強烈的歷史擔當,高舉起新時代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勵精圖治、革故鼎新,攻堅克難、力除積弊,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一段段舊貌換新顏的壯闊歷程,一個個史詩般進步的發展奇跡,有力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更大奇跡(社論)2018-12-18
- 新華社重磅評論: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2018-12-18
- 改革開放40年福州鄉村大變樣 美了小村子鼓了錢袋子2018-12-18
- 習近平會見來京述職的林鄭月娥2018-12-18
- 習近平會見來京述職的崔世安2018-12-18
-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2018-12-18
- 壯闊山河,一路改革2018-12-18
- 跨越30年的兩封信2018-12-18
- 重磅微視頻:《道路》2018-12-18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改革開放紀實2018-12-1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被非遺的魅力感染 木版年畫公益課堂走進濰坊2018-12-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