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連從小跟祖母學習剪紙,40年來培養了她極具鄉土特色的藝術特點,2008年拜郎莊村面塑第六代傳人郎秀才為師,學習至今已成為郎莊面塑第七代傳人之一。
她潛心鉆研,總結出了郎莊面塑制作入門技巧,助推了非遺傳承;她大膽創新,將原本平鋪的面塑演繹成能夠站立的立體式人物;她熱心公益,經常走進校園同學生們一同探討郎莊面塑的歷史文化。現為聊城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016年被聊城市文聯聘為全市首批簽約文藝創作員。
在孫玉連的努力下,郎莊面塑獲得了一系列的獎項。2008年郎莊面塑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996年郎莊面塑榮獲“山東省第二屆民間工藝博覽會”金獎,2004年在國家旅游局、國家輕工業部、國家商業部聯合舉辦的“中國旅游精品展”上榮獲“天馬金獎”,2005年郎莊面塑在“2005江北水城文化旅游節民間絕活大賽”上榮獲金獎,2010年7月郎莊面塑被推薦到上海世博會參展,2010年10月郎莊面塑參加中國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2011年郎莊面塑榮獲聊城市首屆網絡春晚“新東方龍灣杯”展賽最具本土特色獎,2014年,參加第20屆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2014年,參加聊城電視臺百姓春晚,2014年,憑借郎莊面塑,傳承人孫玉連被批準成為“齊魯文化之星”,2015年,參與拍攝文化聊城宣傳片,2016年,參與拍攝央視7套《美麗中國鄉村行》節目,2017年,孫玉連被評為聊城首屆民間藝術大師,2017-2018年,參加山東省民間藝術博覽會,2018年,參加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2018年,郎莊面塑走進第七屆山東文博會。
聊城市文廣新局主辦,齊魯晚報·今日聊城承辦的聊城第二屆十佳非遺傳承人評選活動正火爆進行中,12月17日至31日正進行網絡評選階段,即日起,將推出候選非遺傳承人系列報道。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守護匠人匠心。微信關注聊城市文廣新局官方公眾平臺“文化聊城在線”,點擊下方“非遺投票”,為您心目中的十佳傳承人點贊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楊淑君 通訊員 李紅
責任編輯:趙睿
- 集100余項民間工藝 浙江嵊州再掀“非遺熱潮”2018-12-27
- 候選非遺傳承人:刻苦練功30年,國際友人萬里來學藝2018-12-27
- 湖北來鳳:非遺南劇傳承進校園2018-12-27
- “講好山東非遺故事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演講大賽決賽在濟舉行2018-12-27
- 中國新生代非遺傳承人借互聯網讓古老非遺“活”起來2018-12-27
- 對話刺繡與當代生活:非遺公開課引人入勝2018-12-26
- 作非遺文化的守望者——記開封壹脈非遺文化館2018-12-26
- 眉山非遺蓮簫高度瀕危2018-12-26
- 73歲的老董手真巧 作品“編”進非遺展2018-12-26
- 地方根雕非遺傳承人:化朽木為“東方明珠”耀眼世界2018-12-2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于偉國唐登杰講話2018-1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