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現場(圖由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提供)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7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道)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12月27日,由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文博學院與四川本土某文化藝術品公司共同打造的非遺工藝校企研習基地在成都寬窄巷子揭牌。據悉,作為四川高校首家非遺工藝校企研習基地,將為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提供平臺,也為校企合作增加新的內涵。
現場頒獎(圖由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提供)
“我們希望,培養的學生走出社會就能用,也希望市場需要的人才我們能培養。”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院長羅曉東介紹,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是四川省委宣傳部主管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獨立設置的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文化產業普通高校,“校企合作的形式很好,這樣學校培養的人才能更接地氣。我們將傳統文化賦予在作品中,再通過企業制作成產品,最后放入市場成為商品,接受市場和消費者的檢驗。在這個‘三品’的轉化過程中,既是學生的成長過程,也是非遺文化傳承的過程。”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作為四川省首家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銀花絲”工藝進行傳承與保護的高校,該院文博學院自2013年起,就參與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銀花絲”工藝的傳承工作。文博學院院長岳湛介紹,目前,文博學院建有“倪成玉大師工作室”、“銀花絲技藝傳承培訓班”、“現代學徒制”班等多項弘揚非遺文化的現代教學試點。
第二屆“燕京八絕紅星杯”學生組銀獎作品
岳湛表示,“四川高校首家非遺工藝校企研習基地在成都知名景區的建立,將進一步推動非遺技藝活態傳承,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緊貼大眾生活,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藝術價值與實用功能、創意設計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為百姓生活提供全方位的藝術化產品。”
此外,現場還對學院入選第二屆“燕京八絕紅星杯”的獲獎作品進行了頒獎。“我這個作品花了半年的時間,頭飾是中空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獲得銀獎的大三學生胡貴新介紹,自己所學專業是首飾設計與工藝,自己因為喜歡所以選擇,“我自己比較喜歡手工藝,我也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工藝師。”
責任編輯:趙睿
- 傳承非遺之美 追逐文化之根2018-12-29
- 非遺文化進校園 把內畫、烙畫等民間非遺項目引入教學中2018-12-29
- 贛州會昌畬族的非遺“擺字龍燈”2018-12-29
- 漳州持續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學生表示“很有趣”2018-12-28
- 浙江非遺傳承人“經驗之談”解非遺進校難題2018-12-28
- 《匠人與匠心》探秘非遺 四大國石之雞血石2018-12-28
- 候選非遺傳承人:40年扎根鄉土,傳承傳統又大膽創新2018-12-28
- 集100余項民間工藝 浙江嵊州再掀“非遺熱潮”2018-12-27
- 候選非遺傳承人:刻苦練功30年,國際友人萬里來學藝2018-12-27
- 湖北來鳳:非遺南劇傳承進校園2018-12-2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傳承非遺之美 追逐文化之根2018-12-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