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藥浴法代表性傳承人明珠(左)指導瀧沐覺堪(制藥師)煎熬“五味甘露”。 關確才讓攝
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舉行一年一度的藏藥甘露加持儀式,這是藏藥浴“五味甘露”配制的重要環節。 格桑多吉攝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
“贊賞該締約國所提交的申報材料強調了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傳統知識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人類及其環境之間可持續聯系的積極例證。”近日,藏醫藥浴法傳承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藏醫院舉行,在會場讀到這段話時,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院長白瑪央珍反復強調了“贊賞”二字。“那天晚上我們一直在看直播,申遺成功的那一刻我們覺得一切都值了。流淚是肯定的,太多的人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是教科文組織給予藏醫藥浴法的高度評價,我們對此感到非常自豪。”
2018年11月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三屆常會在毛里求斯路易港舉行,會議批準將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什么是藏醫藥浴法?它為何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申遺成功將如何推動藏醫藥浴法的普及?對此,本報采訪了參與申遺的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西藏藏醫藥大學、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和青海藏醫院等相關專家。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一位患者正在接受藏醫藥浴法治療。 孫文敏攝
沐浴防病的民間經驗
藏醫藥浴法,藏語稱“瀧(lóng)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風、空“五源”生命觀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觀及疾病觀為指導,通過沐浴天然溫泉或藥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調節身心平衡,實現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傳統知識和實踐。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代院長仲格嘉向本報解釋說,“五源”與自然直接相關,藏醫以“五源”為根基發展出的“三因”理論,表明人作為有機體,與自然界有著密切聯系,各項生理功能均會因自然界的變化而受到影響,這為藏醫學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論基礎。
仲格嘉介紹,公元4世紀時,藏族先民因“凈身拜佛”之需養成了定期沐浴的習慣,此后,這種沐浴習慣被藏醫繼承和發展,他們主張利用天然溫泉沐浴來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但由于天然溫泉分布不均、數量有限,并且受到季節、天氣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病人無法找到合適的天然溫泉進行治療。為解決這個問題,藏醫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終于發明了與天然溫泉具有同樣效果的“五味甘露”方。這一發明標志著藏醫藥浴療法進入成熟階段,由此,藏醫藥浴這種沐浴防病的民間經驗逐漸演變成技術可控、療效穩定的醫療行為。
目前,藏醫藥浴可廣泛應用于運動、呼吸、循環、神經、消化、泌尿、生殖、內分泌等系統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具有祛寒通脈、祛風散寒、化瘀活絡、溫胃消食、溫補肝腎等作用。
“藏醫藥浴只是‘索瓦日巴’(指藏醫藥)外治療法中的一種。除了外治療法,還有飲食療法、起居療法、藥物療法等治療方式。”青海省藏醫院藏藥浴科主任楊本扎西對本報說。
每年藏歷七月沐浴節,民眾參與該遺產項目的實踐。 劉斌攝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
藏醫學走向世界的契機
據悉,隨著藏醫藥浴法的列入,我國共有40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對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據白瑪央珍介紹,中國分別于2008年和2014年將藏醫藥浴法相關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輪申遺工作是在此基礎上于2015年年底啟動的,在2017年3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了最終的申遺文本。
對于此次申遺過程,白瑪央珍感慨道:“很不容易,申遺項目名稱經過了多次論證,申遺文本也經過了無數次修改。2017年春節和藏歷年期間,我們團隊根本顧不上休息,一直忙于準備材料。直到得到申遺成功的消息,大家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了下來。”
據了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將非遺項目分為五類,藏醫藥浴法被歸為第四類——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決議中對藏醫藥浴如此評價:“該遺產項目是一種復雜的醫學實踐,源于傳統環境,已經發展為中國西藏和其他幾個省的制度化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并受到尊重……該實踐有助于促進可持續發展、促進對有關自然界的知識及自然資源的保護……該遺產項目的傳統實踐和制度化實踐形成了協同增效作用,可促進不同的實踐群體間的尊重,并激發其他社區之間有關健康和疾病防治實踐的對話。”
可見,將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是對藏醫藥浴乃至藏醫學整體價值的高度認可。
“今后不僅要在國內進行藏醫藥宣傳,而且要在國際上積極發聲,讓藏醫藥文化為世界所知,讓藏醫藥浴法真正走出去。”白瑪央珍強調。
西藏藏醫學院的學生正在研讀記載著藏醫藥浴法相關知識的《四部醫典》。 劉罡攝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
履行保護文化遺產的承諾
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的病房里,副主任醫師王多吉正進行午間查房,他的患者基本上都采用藏醫藥浴法進行治療。
“我剛來看病的時候脖子根本動不了,刷牙的時候沒法低頭,王多吉醫師建議我用藥浴法治療。”患者魏女士說,“現在主要是泡腳,等身體狀況穩定一些,就準備泡全身。”
自2005年從四川來到北京藏醫院工作后,王多吉已經有十幾年的藏醫臨床工作經驗。“投身藏醫學源于我成長中的一次患病經歷。小學四年級時,藏醫幫我治好了腿部的炎癥,保住了我的一條腿,投身藏醫學的種子由此在我心中生根發芽。”王多吉說。
藏醫藥浴法申遺成功的消息也讓患者韓先生頗感興奮。“最近幾年我一直在治腿上的風濕病,風濕一犯,關節里就好像有小蟲子在爬,很痛苦。這幾個月,我開始在藏醫院做藥浴,每次大概做20分鐘,特別舒服。”
如何傳承和推廣藏醫藥浴法,讓其永葆活力,是申遺成功后的重要問題。白瑪央珍表示:“未來,我們要按照《藏醫藥浴法五年保護計劃(2019—2023)》,從制定相關標準、培養人才、進一步挖掘藏醫藥浴的內涵、規范診療行為等方面加以干預和改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履行我們申報時的承諾。”
“傳承發展藏醫藥浴法,標準是最重要的問題。”北京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研究所所長任小巧說,“首先我們要清楚藏醫藥浴針對哪些疾病有效,它的優勢特色究竟體現在什么地方。其次是藥浴技術及操作的規范化,比如藥浴的場所、醫生的資質、對藥浴過程的控制,這些都必須有標準。最后是藥浴產品的開發,這將是促進藏醫藥浴產業化發展的重要環節。”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干事鄭堆在研討會上表示:“此次借藏醫藥浴法申遺成功的機會,組織學術研討會,凝聚專家共識,進一步謀劃藏醫藥發展規劃,探討發揮傳統醫學優勢造福人民作用的途徑和方法,有助于促使關注健康、促進健康成為國家、社會、個人及家庭的共同責任與行動。”
責任編輯:趙睿
- 關于非遺的傳承和保護,你還有多少誤讀2019-01-08
- 博湖冰雪節開幕 非遺文化展風采2019-01-07
- 內蒙古高校“非遺”過新年、迎新春2019-01-07
- 七旬手藝人剪紙玩出新花樣 傳承“非遺”文化2019-01-07
- 賞華服觀大戲品工藝 中華世紀壇奉上2019“非遺雅集”2019-01-07
- 河北海興:非遺南鑼劇煥發生機2019-01-04
- 《我要上春晚》非遺花鼓晉級 高臺花鼓從鄉野登上殿堂2019-01-04
- 鎮江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非遺太極拳分會成立2019-01-04
- 文脈頌中華 非遺新活力2019-01-03
- 內江市新增4項省級非遺項目 項目總數已達15個2019-01-03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關于非遺的傳承和保護,你還有多少誤讀2019-0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