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人現場展示彭山糖畫技藝。 文博 攝
中新網成都1月24日電(記者劉忠俊)“我愛蘇東坡,為你把墨磨。一撇又一捺,一生都快樂……”1月24日,紀念蘇東坡誕辰982周年壽蘇會暨眉山市第二屆民間文化技藝廣場匯在四川眉山市舉行,10多位手工藝人現場詮釋工匠精神,川劇藝人登臺獻藝。
紀念蘇東坡誕辰982周年壽蘇會現場。 文博 攝
據了解,壽蘇會是每年農歷臘月十九蘇東坡誕辰日,民眾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蘇軾自發形成的民間活動,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眉山三蘇祠是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元代改宅為祠以來,已成為蘇氏后裔及社會公眾公祭祠堂。每到這天,四面八方的人們聚集三蘇祠,燃燭焚香,敬獻鮮花,虔誠祭拜。
非遺傳承人李長青展示欽齋泥塑。 文博 攝
“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眉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毛洪濤表示,眉山是東坡文化的發祥地,是東坡文化的搖籃。近年來,眉山大力傳承和弘揚東坡文化,推進“七個一”工程,推動東坡文化的創新型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精心打造的話劇《蘇東坡》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并在全國巡演,成功舉辦的眉山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引起海內外關注,蘇東坡傳說和東坡泡菜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民間藝人展示仁壽陶藝制作。 文博 攝
眉山詩人許嵐在詩中寫道:“一座祠堂,交出了母愛;交出了九百八十二載的家常、書香;交出了九百八十二滴思念……”
在民間技藝廣場匯現場,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木雕、剪紙、匾聯木刻、糖畫、陶藝、竹編、傳統桿秤制作等,讓市民和孩子現場體驗非遺魅力,感受匠人匠心,體味鄉愁和年味。
責任編輯:趙睿
- 80后成非遺老字號消費中堅力量 90后成長最快2019-01-25
- 農民漆畫:開發“非遺” 用文創的方式2019-01-25
- 農民漆畫:開發“非遺”,用文創的方式2019-01-24
- 2018全國非遺老字號數據出爐2019-01-24
- 濟濟一堂話非遺 磐安召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座談會2019-01-24
- “崆峒笑談”非遺守藝人:把民間“地攤戲”唱下去2019-01-24
- “貫徹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全國青少年VR短視頻大賽圓滿收官2019-01-24
- 非遺傳承人現場教小朋友們捏“佩奇”2019-01-23
- 泗洪半城鎮非遺傳承人巧手刻紙迎新春2019-01-23
- 北京春節元宵節文化活動突出非遺特色和冬奧主題2019-01-23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農民漆畫:開發“非遺” 用文創的方式2019-01-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