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參贊周勇和南非學生們一起欣賞中國非遺文化“扎風箏”
歡度春節,非遺南非。2月3日至2月5日,正值國內新春佳節,與此同時,在地球的南端也彌漫著一種別樣的中國風年味。當地時間2月4日上午,由中國駐南非大使館文化處主辦、南非中國文化和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孔子課堂協辦的“歡樂春節”文化展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SCI-BONO科技館進行。中國駐南非大使館文化參贊周勇、秘書王文輝、李廣澤親臨現場觀摩。來自南非Lofentse School的120名中學生在中國文化中心孔子課堂中方院長及幾位老師、志愿者們的帶領下領略了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小組(河南非遺小組)七位傳承人帶來的精彩展演,同時還體驗了漢語言文化的魅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此次約堡科技館春節文化展演中,河南非遺小組給當地學生展演了開封木板年畫手工印制、畫洛陽牡丹、扎汴京宋室風箏、汴京燈籠張制作、吹糖人、面塑、剪紙等七類中國非遺項目。
為了讓世界了解中國、為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世界,提高國際影響力,此次參加展演的河南非遺小組傳承人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汴京燈籠張第七代傳承人張俊濤說,以前祖輩做燈是為了養家糊口,而如今它已經成為自己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義不容辭的責任。他說,能夠讓國外的孩子們感受到中國和家鄉的文化有一種莫大的光榮和自豪感。(廖嘉誠)
孔子課堂廖老師在給南非學生介紹中國非遺文化,并教唱京劇片段。
孔子課堂袁老師在給南非學生做非遺“吹糖人”中十二生肖的英文講解
南非學生動手體驗印制“中國年畫”
南非學生們在孔子課堂劉老師的講解下,饒有興致地觀看面塑藝術家的表演。
手持神奇“燈籠張變花”的南非學生和燈籠制作藝術家合影
學生們欣賞著牡丹畫,在一陣陣歡笑聲中學會了一些中文詞語表達,學會了唱中文歌曲《新年好》,了解了一些中國文化。
責任編輯:趙睿
- 廣州非遺技藝美國“圈粉”2019-02-11
- 古村落的年味密碼:非遺增年味 客都俏弄春2019-02-11
- 西藏昌都唐卡藝術展在榕開展2019-02-01
- 泉州文化研學成風 中小學生體驗“非遺”2019-01-31
- 2019全球傳統文化春節晚會錄制完成 非遺與雅文化令人期待2019-01-31
- 品庖湯盛宴 嘗非遺年俗2019-01-31
- 新疆:非遺年俗展示年味濃2019-01-30
- “指尖上的中華”非遺國技互動展亮相上海徐家匯站2019-01-30
- 廟會“搬”進高新一幼 非遺文化融入學前教育2019-01-30
- 多彩龍川 魅力非遺2019-01-29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廣州非遺技藝美國“圈粉”2019-0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