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鄉賢共建家鄉,帶領村民致富;建設公園道路,開展綠化花化,打造宜居環境;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近年來,福清市龍田鎮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保障,從黨建底色、產業特色、生態秀色、文化亮色和民生本色入手,全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黨建引領
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30多年前,龍田鎮東華村因產業結構不高被稱作“攤販村”,在黨員企業家的艱苦創業下,村莊完成了從“小漁村”向宜居宜業村的跨越,人均年收入突破10萬元。
東華村村主任何道標說,目前,村里有7家規上水產品牌,村黨委先后在8個水產企業成立黨支部,以扎實的黨建工作,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如今該村水產企業年產值近百億元,“村里建立了黨委委員包片制度、村務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發揮黨員企業家的先鋒模范作用,形成了新型的基層治理模式”。
東華村的積極轉變,是龍田鎮探索社會治理創新的縮影。近年來,龍田鎮打造黨建聯盟,實現強村帶弱村、先進帶后進。企業向村捐贈建設資金,反哺家鄉建設,實現“輸血”;鄉賢購買村級資產,帶動村財增收增效,實現“造血”;村企聯動,培養輸送人才,實現“活血”。同時,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等活動,激發黨員使命感,增強群眾認同感。
鄉賢是福清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龍田鎮3000多名鄉賢扮演了農村“講話人”角色,發揮了農民“帶頭人”作用,體現了公益事業“出資人”地位,全域所有村(社區)均成立鄉賢促進會,為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搭建起常態化、制度化平臺。2018年至今,全鎮43個鄉賢促進會籌集資金約1億元,推進自來水、學校改擴建等項目150余個,調解化解矛盾糾紛200余起。
轉型升級
產業興旺生活富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龍田鎮依托優勢資源,致力于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出產業發展新動能。
龍田鎮農業基礎薄弱,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經商、務工,減少了鄉村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我們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集約土地資源,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并且注重引進企業投資興業,凝聚發展合力,培育壯大集體經濟。”龍田鎮相關負責人說。
龍田鎮堅持向海而興,拓海而榮,將水產企業從1家發展到近100家,并培育產業集群,形成年產值超百億元的全國水產品加工基地,是名副其實的“水產王國”。該鎮建成國內最大的4萬畝花蛤苗繁育基地,掌握了全國蛤苗定價權。
據介紹,龍田鎮通過土地集中流轉,將5000畝拋荒地整理成為福州市土地流轉面積最大的現代農業開發區,并引進企業規模化經營。其中,引進的匯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接收并經營的土地面積達4500畝,增加就業崗位1200多個,農民人均年收入增收2萬多元。
除了水產品加工,龍田鎮也著力推動五金制品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質量。此外,龍田鎮還計劃引進輕工新型塑料產業,規劃450畝用地引入BOPP項目,預計投資30億元打造8條生產線,再造一個新的百億產業園區。
發展壯大夜色經濟圈。發揮人口大鎮、商貿旺鎮優勢,鎮區建有兩個城市綜合體,輻射周邊村莊,形成年消費額超5億元的現代商貿圈,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同時還整合山利村古民居、黃官島、九使山等資源,全面推進全域旅游建設。
此外,龍田鎮實施“同置業、壯村財”工程,16個村籌資420萬元購置經營性物業21處,全鎮所有鄉村村財年收入超10萬元。
補齊短板
生態宜居鄉風美
鄉村要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是關鍵。龍田鎮一方面堅持規劃引領,連續改造提升水系、綠化、交通等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人居環境品質;另一方面,探索以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補齊民生短板,讓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建水網——鋪設污水管網23.5公里,建成污水處理廠一期并啟動二期建設;完成東壁島安全飲水工程,徹底解決偏遠海島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投資4000萬元推進22個村自來水工程建設,實現全鎮“村村通自來水”,預計10月初完工。
暢路網——打通長福高速和濱海大通道2條主干道,完成龍錦路、龍鼎路延伸段等道路改擴建工程,城鎮道路框架逐步完善。交通網絡不斷升級,截至目前,全鎮共有農村公路300多條,基本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和“村通自然村”。
織綠網——拆除267個總面積43萬平方米的畜禽養殖場,耗資2000萬元建成占地206畝的福廬山公園,計劃新建12個“街頭綠地”“口袋公園”,在鄉村力推“微綠地”“微菜園”建設,開展“村植千樹”行動,實現村村見縫插綠,處處應綠盡綠。
創辦福州首家鎮一級書畫藝術館、建成福清首個圖書館鎮街分館、打造九使山“摩崖石刻”文化名山、建設鄉賢館和村史館……龍田鎮以福清建設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為契機,全力打造42個實踐站,引導人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涌現出薛建波、薛鳳萍等一批先進人物,讓龍田鎮增添書卷氣、凝聚愛鄉情。
補齊民生短板,龍田鎮不遺余力。教育方面,龍田鎮投入2.3億元,推進中小學及幼兒園百畝新校區建設,推動福清三中集團化辦學模式,帶動全鎮教育發展;衛生方面,支持市二醫院與大博醫療集團合作,探索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辦醫模式,打造醫改的福清樣本,努力讓60多萬龍高半島居民能在家門口看大病、看好病。
記者 邱陵 實習生 林友圣
責任編輯:趙睿
- 福清第三季度集中開工22個項目 總投資72.6億元2020-08-20
- 福清雨污水管網大檢修 全長達576公里2020-08-18
- 福清岸兜其義厝:以三國故事雕刻傳承家訓2020-08-18
- 老工藝編出新花樣 陳建德:真草隸行隨手“入編”2020-08-17
- 福清東華村實現從小漁村到宜居宜業村的華麗轉身2020-08-14
- 福清市教師進修校:為農村基礎教育“壯腰”2020-08-13
- 福清三山鎮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 21個村鋪設供水管道2020-08-12
- 福清柯嶼有一座新加坡球星建的宅院 盛滿精忠報國故事2020-08-11
- 福清多措并舉深入推進縣域集成改革試點2020-08-11
- 福清岸兜村有個家族古厝保護理事會2020-08-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事業單位又招一名臺籍醫學碩士2020-08-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