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賽隊5名隊員查看測試程序模型。
海峽網4月3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文 鄒家驊/攝)在3月30日舉行的2019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分區(西安)決賽中,福州大學賽隊“為中華崛起挖掘”憑借第一名的線上初賽成績以及精彩的現場答辯再奪分區賽冠軍。賽隊5名成員均是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的研究生,他們出色成績的背后有哪些“秘訣”?記者為你一一揭秘。
默契配合積極備戰
此次西安分區決賽賽題為混凝土泵車砼活塞故障預警。據出題方介紹,砼活塞為泵車的關鍵部件,如其故障將導致泵車無法工作,影響施工。傳統方法是等故障發生后維修,或按固定計劃維護,但均會增加額外開支。
如今,隨著工業互聯網的興起,利用設備運行數據進行“預測性維護”漸成趨勢。如何借助已有數據建立故障預測模型?這正是賽隊成員們所要解決的。
5名同學院的研究生在導師引導下組織建隊,默契分工。他們一邊查閱文獻尋找解題思路,一邊不斷嘗試新方法,提交測算,提交次數達上百次。“最后我們把比較有效的思路進行集中,用最優模型達到較高精度。”隊員黃宇星介紹。
同時,團隊成員也十分重視模型的實際應用價值,基于多種工況進行建模,并開發了自動調參系統,便于不具備數據背景的工程人員操作。憑借著較高的落地可能性,選手們在賽場上獲得了“最符合我們目前工業需求”的好評。
2個月的“備戰”時間里,每位成員還要兼顧學業與科研任務,晚上十一二點走出實驗室成為常態,通宵也是常有的事。“過程很艱辛,收獲也很豐富??倹Q賽要在家門口舉辦,我們要繼續努力,爭取再創佳績。”團隊成員表示。
專業背景深厚
數據“挖掘”敏銳
“隨著互聯網與多領域的結合,海量數據產生成為必然。在工業方面,相較于過去依靠物理模型,借助設備運行的真實數據建模為更精細的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黃宇星告訴記者。
然而,如何在海量數據中找出規律,實現數據中的“富礦”開采?本次賽題中,賽隊的“挖掘”正是基于機械背景出身所帶來的數據敏感。
據介紹,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前身為機械工程系,是1958年福大建校時最早設置的5個系之一,深厚的機械化專業底蘊為此次參賽隊員們提供了充足底氣。
“相較于其他只具備編程能力的團隊,機械工程專業出身的我們更能讀懂數據的‘物理意義’,通過數據了解機械設備的運作情況,對于數據處理的預判也更為敏銳。”在黃宇星看來,數據和特征決定了機器學習的上限,如果缺乏對數據的理解,建模也將缺少依據。
依靠專業背景優勢,團隊成員們此次設計的模型可解釋性強,尤其適用于指導實際工業生產。“我們的算法能精確定位到故障的具體零件,方便工程人員快速排查,節省人力和時間成本。”黃宇星說。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科研鍛煉儲備知識
解決行業發展中實際存在的痛點、難點,是此次大賽賽題的特色。相應地,在解題過程中對可落地性的充足考量,則成為此次賽隊取勝的關鍵。“我們在比賽過程中充分考慮模型的實際應用價值,一方面是源自我們之前的參賽經歷,一方面也離不開我們平時科研、課題訓練。”隊員們介紹。
福大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團委書記林成金告訴記者,學院內的老師們在執教前通常有到工廠、企業等行業內鍛煉的經歷,了解行業發展的實際所需,因而在執教過程中也更具有針對性。
“在教學中,我們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并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特點選定教學內容,平時的科研鍛煉也為學生們解題提供了豐富知識儲備。”賽隊成員導師、福大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教授王偉說。在此次比賽中,王偉幫助賽隊成員把控模型的可解釋度,并提供理論輔導、指引解題方向,為隊員們取得出色成績提供有力支持。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邁進5G新時代2019-03-18
- 刨地、搬磚,數錢……你們福州的大學還上這些課?2018-12-19
- 福州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2018-10-28
- 于偉國、唐登杰到福州大學調研:加快建設“雙一流”東南強校2018-10-23
- 福州大學泳池 上演龍舟拔河賽2018-10-08
- 福州大學參與的X射線技術研究取得國際性重大突破2018-08-31
- 福州大學成立高校人工智能學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07-04
- 福建25個工科專業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2018-06-13
- 廈門30萬院校畢業生招聘行動本周日將在福州啟動2018-06-09
- 福州打造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城市 壯大五大產業基地2018-06-0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數娃”來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吉祥物在京發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