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門社區將大數據應用于社區管理。
福州新聞網4月2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文 鄒家驊/攝)智能門禁刷臉進出、人臉識別探頭監控抓拍、各類隱患自動預警……20日上午,5G產業促進大會與會人員走進軍門社區發現,智慧社區已現雛形。
在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服務中心,一塊電子屏幕占據了整面墻,上面展示著軍門社區的三維立體圖形。“這是我們通過物聯網和大數據打造的智慧社區系統,轄區內的人員、樓宇、環境等所有信息,都可以通過一張圖了解。”工作人員表示,只有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作為智慧社區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觸角正往軍門社區的各個角落延伸。據介紹,軍門社區安裝了智能燈桿、智能井蓋、智能煙感器等近千個“上天入地”的智能設備,這些“感覺神經”為社區消防監測、環境監測、治安監控等布下了嚴密的安全網。
“以監控為例,社區布設的高清探頭可自動識別陌生人、特殊人員,并已與公安部門對接。”工作人員介紹,若重點管控人員在區域內出現,后臺通過人臉識別比對后,會觸發報警信息。而預警信息不單是治安方面,記者在系統屏幕上看到“用戶存在漏水”“垃圾桶已滿”等滾動信息,相關人員可在第一時間獲悉并到場處置。
智慧社區的打造呼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橫錦巷新村在老舊小區整治中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刷臉進入小區,記者看到空地上擺著智能垃圾箱,居民可根據提示音分類投放垃圾,垃圾桶滿溢將自動通知處置人員。停車、充電、防盜“三合一”的智能充電樁、智能信報箱等設施,讓業主們紛紛表示,“生活更便捷、更安全了”。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社區通過對水表等數據的實時監測,對獨居老人建立了專項服務管理方式,老人起居的相關數據一旦出現異常,系統將及時預警。
運用NB-IOT、4G、5G等新技術,軍門社區將不斷探索老舊小區智能化改造和物聯網應用推廣模式,繼續完善一張物聯感知網,建設一個社區運營平臺,打造一個統一服務入口,從而實現資源信息數字化、群眾訴求主動化、社區服務便捷化、管理設施智能化、平安保障科技化。
責任編輯:莊婷婷
- 50品牌200種智能設備安全測試顯示攝像頭最不安全2018-11-29
- 智能設備“偷走”多少隱私?攝像頭安全隱患尤其突出2018-11-29
- 廈門集美高新企業研發智能設備 助力公交車客車火災防控2018-11-13
- 騰訊胡珀:從危到機 AI 時代下的安全挑戰2018-07-03
- 福州火車站春運首日 內部新增多種智能設備2018-02-01
- 英國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等智能設備防止沉迷網絡2017-07-14
- 智能設備玩不轉難懂 老人看病面臨新挑戰2017-05-1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全國人大代表、國脈集團董事長陳國鷹:創新求2019-04-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