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智能大棚內的草莓實現水肥管理智能化。
海峽網4月28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 文/攝)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現代農業以科技為核心實現全天候、全時段生產。近年來,在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帶動下,我市農業行業不斷引進溫室智能大棚和工廠化養殖技術,農產品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程可控,開創了農林牧漁豐產豐收、農村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的新局面。
目前,全市已建成13個省級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2個市級數字農業示范基地、51個市級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點,有6個現代農業智慧園列入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
智慧種植 農作物擺脫土地限制
傳統的農業種植必須以耕地為依托,但在如今的智慧大棚內,已實現了無土栽培和智能化水肥控制,農作物實現了工廠化生產。
日前,記者在晉安區鼓四村的福州市農業氣象試驗站的智慧農業基地內看到,大棚內的小白菜、草莓、番茄等作物全部采用無土栽培,培養基質中插有感應器,可隨時監控基質中的水肥濃度。大棚頂端裝有不同光譜的LED照明燈,可在光線不足時,對農作物進行針對性補光。大棚兩側則裝有排氣扇和降溫用的水簾,在大熱天時可自動開啟,對大棚進行降溫。
“你看,這些草莓從種子發芽到長出約10片真葉,不到一個月時間。大棚內采取智能化水肥控制系統,大棚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保持恒定,這里的草莓采摘期比傳統種植增加兩三個月。”市農業氣象試驗站高級工程師蘇榮瑞告訴記者,省農科院、市農業局、市氣象局等部門共同合作在基地進行物聯網+農業種植實驗,各部門發揮自己專長,打造福州最先進的智慧農業標桿,目前相關技術已運用到福建有倫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長樂飛思農莊等多家農業企業。
智慧養殖 實現無人化管理
在連江縣丹陽鎮華翔蛋雞場,去年底投入使用的“新農云”農業平臺智慧養雞設施實現了智能養雞,雞舍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光照、氨氣濃度等五大指數保持恒定狀態,一個雞舍的5萬只雞喂食、清洗全部自動化操作。
“目前,蛋雞場存欄蛋雞20萬只,年產新鮮雞蛋300萬公斤,還生產有機肥3600噸,產值達3200多萬元。這都要感謝省農科院的專家們,在企業這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專家始終跟蹤服務,送來最新農業科技,幫助企業轉型升級。”華翔蛋雞場負責人陳曉華告訴記者。
省農科院高級獸醫師江斌介紹,目前,福州市大大小小的雞場有上百個,規模化的有50個左右,年存欄300多萬只雞,全省存欄1400萬左右。隨著市場對畜禽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智能化養雞實現環境和疾病可控,將是未來的養殖方向。省農科院的專家將繼續跟蹤服務華翔蛋雞場,探索智能養雞模式,并逐步向全市乃至全省推廣。
據市農業農村局科教處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的星源農牧、光陽蛋業等多家農業企業已實現全封閉的工廠化養殖模式,畜禽喂食、清洗等日常流程均由計算機控制,真正做到無人化管理。
智慧追溯 讓消費者放心采購
“掃一掃產品二維碼,產品信息全知道。”如今,市民采購農產品時,不少人留意產品是否帶有二維碼,可追溯的農產品頗受青睞。
由福建有倫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食安監控平臺”APP利用VR和區塊鏈技術,實現農作物從種植到銷售端實現可視、可追溯。我市的春倫茶葉、沈郎鄉茶油、久泰農業等多家農業企業已經接入該系統。
“比如,點擊APP上的‘雪峰茶葉’,就能進入福州文武雪峰農場有限公司的界面,主頁面上顯示VR全景入口、企業二維碼、VR商城、三品一標論證和企業品控機制等。消費者可實時監控該企業的茶山、曬茶車間、茶葉包裝車間。點擊‘VR商城’,位于三坊七巷的雪峰高山茶門店VR場景即可浮現眼前,在虛擬的場景內,點擊貨架上的任何一款茶葉,其產品介紹、產品溯源信息可一目了然。客戶看滿意后,可立即在微店下單購買。”有倫公司負責人陳能文說,借助物聯網技術,所有的設施大棚都能接入該系統,實現農業全產業鏈全程可控。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地鐵2號線開通雙線路開跑 福州地鐵單日客流創新高2019-04-28
- 福州市法律農業建筑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陸續揭牌2019-04-28
- 福州港江陰港區再添海絲新航線2019-04-28
- 今春福州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啟動 多項申請條件調整2019-04-28
- 福州校園足球冠軍杯賽開賽 91支隊伍角逐綠茵場2019-04-28
- 福建首個5G“智慧港口”平臺在福州上線2019-04-28
- 迎發展契機引頂級賽事 福州電競行業“錢景”可觀2019-04-26
- 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將投入使用 全面覆蓋5G信號2019-04-26
- 福州市大力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2019-04-26
- 福州:為企業在萬物互聯的信息化浪潮中紅色領航2019-04-2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數字福建”“數字福州”建設碩果累累2019-04-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