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今天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章全面深刻闡述對文明交流互鑒的看法和主張,強調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文章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鑒,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各種人類文明都各有千秋,沒有高低、優劣之分。要了解各種文明的真諦,必須秉持平等、謙虛的態度。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大障礙。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
文章指出,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
文章指出,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里,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
文章強調,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中國人民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各界青年熱議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9-05-01
- 人類與自然共生共贏 習近平提出中國方案2019-04-30
- 習近平和新青年2019-04-30
- 用青春書寫新時代的榮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青年成長成才紀實2019-04-30
- 習近平:讓子孫后代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2019-04-29
- 習近平和彭麗媛同出席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外方領導人夫婦共同參觀園藝展2019-04-29
- 習近平出席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2019-04-29
- 習近平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2019-04-27
- 福州?市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2019-04-13
- 在習近平眼中,他們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2019-04-0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數字驅動 為傳統產業插上新翅膀2019-05-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