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5月5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數字經濟,福建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一號工程”。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18年,我省數字經濟規模達1.4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2.4%,數字經濟占全省GDP的比重達39.8%,以物聯網、電子商務、人工智能、5G商用等為代表的數字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日益增加,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也在積極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正成為福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福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萬千氣象。
插上“云翅膀”,傳統產業也能高飛
“不久前,我們在經常配合的七八家供應商中尋找一款拉鏈配件,找不著,但在輔城平臺,不到半小時便找到了。”這一經歷,讓晉江潯光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施能延深刻感受到“云端”的魅力。
施能延所說的平臺,是由福建省輔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定位鞋服行業的“半成品解決方案,一站式服務平臺”。用輔城創始人施宗興的話說,它就像一個“智慧朋友圈”,在這里,供應商可迅速找到潛在客戶,滿足市場快反、定制、高質量的要求。
“我們打造了‘企業輔城’這一連接器,開放連接企業ERP管理系統,協同管理上下游企業生產、采購、銷售等事務。”如今,平臺已聚集超過20萬企業客戶,除了總部晉江,業務已拓展到溫州、紹興、嘉興等制造業重鎮。對平臺企業而言,只要一臺手機,便能實時掌控各地采購商、供應商、加工商、服務商的信息,更加高效、便捷。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前夕,記者在泉州采訪時感受到,為了讓身處變革核心的制造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不再感覺“無力”,泉州市立足產業基礎和縣域特色經濟,以行業龍頭為主要依托,培育出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集群的行業級平臺,促進企業互聯、數據整合、資源共享、產業協同。
南安市整合當地石材陶瓷、水暖廚衛、家具生產、安防五金等傳統優勢產業,導入信息技術、金融、廣告等資源,組建“泛家居聯盟”,打造線上多功能平臺,通過集采、直采等模式拓展企業客戶資源的同時,積極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改造。截至目前,平臺入駐企業325家,上線商品、服務超35680種,去年平臺流量超20億。
德化縣打造“愛陶瓷”平臺,推動包括研發、設計、材料、制造、銷售及相關服務等產業上中下游1000多家企業入駐。通過對傳統陶瓷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實現生產、加工、設計、銷售環節的數字化,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德化陶瓷分類標準、產業鏈基礎數據庫、IP產權數據庫,并推出新零售平臺,實現電商、工廠、零售、體驗的無縫銜接。
實踐證明,借助產業互聯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從傳統產業自己“單腳跳”,變為與互聯網協作的“雙腿跑”。
過去一年,我省積極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先后出臺《加快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行動計劃(2018—2020)》《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平臺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從上云企業和云服務商兩端發力,支持企業基礎設施、核心業務、設備、產品上云。
當前,我省企業上云比例和應用深度走在國內前列,上云意識明顯提高,部分行業工業云服務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來自福州的中海創,歷經多年研制出基于工業物聯網架構的愛普操作系統,打破不同品牌設備連通不暢的瓶頸,解決了制約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集合工業協同設計方、平臺運營商、工業大數據企業,以及工業軟件、物聯網、區塊鏈技術提供商等外部產業鏈合作伙伴,構建了“海創云”生態體系,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提供商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提供商之一。
廈門市依托華為公司、中軟國際、航天云網等積極打造廈門智能制造云和軟件開發云兩朵特色行業云,得到當地軟件業和制造業企業積極響應。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省有超過1.8萬家企業實現上云,其中工業企業超過3000家,插上“云翅膀”的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成效明顯。
擁抱“數時代”,新興產業搶占風口
省會福州,目前大概有10萬個雨水/污水井蓋,其中5萬個是智能井蓋。
“智能井蓋采用了智能傳感、窄帶蜂窩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將信息化技術與井蓋緊密結合。”據福建三鑫隆信息技術公司董事長張木成介紹,為了防止丟失,井蓋第二層智能鎖可將井口鎖住,非授權人員無法打開;當管道內水位達到臨界點時還會自動報警,以便工作人員及時出動進行處理,防患于未然。
作為國內少有的掌握智能化井蓋的設計、生產技術和大數據、可視化集成能力的企業,三鑫隆主導了智能化井蓋國家標準的制定,在全國市場擁有話語權。
智能化井蓋推廣應用,是當前我省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生動案例。
當前,我省物聯網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涌現出全國領先的優秀骨干企業,形成了集信息感知、傳輸、處理、應用于一體的物聯網產業鏈條——
上潤公司、新大陸集團、福光股份、廈門信達等企業引領我省傳感技術領先全國;廈門雅迅、星海通信、騰景光電等企業形成我省物聯網數據采集傳輸產業核心;美亞柏科、星云大數據、四創軟件等企業在物聯網數據處理領域具備優勢;國脈集團、冠林科技、易聯眾等企業則引領物聯網行業應用。
產業快速發展離不開平臺“催化”。設立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內的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擁有多套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高大上”設備,為物聯網企業測試、科研提供便利。實驗室至今共產生了20多項團體標準和行業標準,讓越來越多企業擁有了行業“話語權”。而圍繞這一平臺,馬尾已集聚物聯網核心企業156家。
福建物聯網產業,可謂風生水起,成為數字產業崛起的縮影。
當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制造業為基礎,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服務業為增長點,以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衛星應用產業為突破口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
——電子信息制造業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去年,我省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速14.2%,綜合發展指數居全國第六。戴爾(中國)、宸鴻、宸美等13家企業銷售收入超百億元。
——軟件產業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福州軟件園已形成行業應用軟件、互聯網服務、大數據、IC設計和智能控制、文化創意等五大產業集群;廈門軟件園在人工智能領域已形成從芯片端到算法端到應用端的完整產業體系,去年園區營業收入首破千億元。美圖、4399、網龍網絡、吉比特、游龍網絡、美柚等6家企業入選“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
——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快步發展。已形成福大自動化、星網銳捷、美亞柏科、三五互聯等一批在云計算硬件設備、應用軟件服務等領域國內領先、產值超億元的應用類云計算企業。其中,美亞柏科投資的廈門超級計算(云計算)中心,“搜索云”“取證云”“公證云”三大專業云計算服務產品全國領先;星網銳捷的云終端和云交換機產品已成功應用于阿里云項目以及北京、廣州、揚州等地云計算數據中心。
此外,在人工智能、VR、5G商業應用等領域,我省不僅有瑞芯微、網龍、福大自動化等屹立行業前沿的企業,還吸引了華為、中興通訊、阿里巴巴、騰訊等行業巨頭的落地項目。
當前,數字經濟風起云涌。隨著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持續舉辦,越來越多的數字經濟企業、人才、資本匯聚八閩,將為福建高質量發展增添越來越強勁的“數字動力”。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數字福建”闖新路 福建2019年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7萬億元2020-06-15
- 福州去年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全省第一2020-06-10
- 福建省政協召開“深化‘數字福建’建設,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專題協商會2020-06-10
- 名單公布!89家入選全省數字經濟領域創新企業2020-05-26
- 福建再次集中開工260個重大項目和數字經濟重點項目 總投資1463億元2020-05-19
- 共青團“千校萬崗”云招聘 數字經濟專場首場“云面試”舉行2020-05-14
- 于偉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深入研究暢通我省電子信息和數字經濟產業循環2020-05-14
- 榕47家企業擬入選省數字經濟領域創新企業名單2020-05-04
- 福州47家企業擬入選省數字經濟領域創新企業名單2020-04-28
- 泉州市39個數字經濟項目入庫省重點 投資總額占全省逾四分之一2020-04-2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習近平在福建》激勵福建省干群增強干事創業2020-07-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