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數據助推福建改善醫療服務:患者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海峽網5月6日訊 (新華社記者 陳弘毅 張逸之)
大數據技術讓就醫時間大幅壓縮、一個二維碼讓患者省去“一堆卡”的困擾、“掌上醫院”讓患者不再“樓上樓下跑”……記者日前在福建采訪發現,“互聯網+健康”平臺建設帶來的便利正在造福廣大患者。
5日上午,福建省立醫院門診大廳人潮涌動但秩序井然,沒有出現此前不少三甲醫院窗口大排長隊的現象。58歲的患者林阿姨正在女兒的陪同下等待取藥。記者看到,取藥區域窗口滾動顯示取藥號,每位患者的平均等候取藥時間不到10分鐘。
“過去一聽說去大醫院看病我就頭痛,取號、候診、化驗、拿藥、結算,看個病至少排四五次隊,每次至少十幾分鐘,從8點排到11點能看完病就算不錯了,”林阿姨告訴記者,去年在女兒幫助下,使用了“掌上省立”的APP服務,如今從進醫院取號到拿藥離開,平均耗時只需一小時。
福建省立醫院院長朱鵬立告訴記者,福建省立醫院推出APP、微信公眾號、自助機、醫生工作站等多種預約方式,推行提前預約、按時到診、準時看診。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根據不同科室特點、看診時長及每位醫生的看診習慣,設置了預約號的間隔時間,實現個性化放號和預約精確到分鐘,每個環節都極大地節省了患者候診時間。
記者采訪了解到,經過3年多的持續完善,“掌上省立”已經具備46項服務功能,用戶數突破80萬人,門診預約就診率達90%,患者平均候診時間由57分鐘縮短至16分鐘;取藥等候時間由35分鐘縮短至9分鐘;預約登記窗口、候診區等擁擠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同時節約了人力成本,門診、住院收費人工窗口大為減少,現已合并。
過去患者“樓上樓下來回跑”,現在“數據替患者跑腿”。記者在福建省首批授牌的五家 “互聯網+醫院”采訪發現,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優化服務,實時獲取患者醫技檢查項目,根據智能規則算法自動進行結算和預約,迅速將檢查時間、地點和注意事項等信息打印出來并推送至患者手機上,解決患者多次往返和排隊的問題。
福建省衛健委信息化工作推進組負責人李其鏗說,為了改善患者就醫體驗,今年起,福建將在全省推廣電子健康卡“多碼融合”,推進實名制就診,解決醫療衛生機構“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等就診“堵點”問題,打通醫療、醫保、銀行等服務通道。
“今后,老百姓只要帶手機出示電子健康卡‘融合碼’,即可全流程脫卡就診,免去帶卡和保管卡的麻煩,不用再依賴實體卡片。老百姓使用“融合碼”后,可以在手機上自助操作線上建檔、預約掛號、在線充值、在線查報告等環節,減少排隊次數,縮短就診時間。此外,領取了‘融合碼’的群眾可通過手機,直接查看個人歷次就診記錄、檢查檢驗報告、體檢等信息,通過線上服務平臺,完成家庭醫生簽約、健康咨詢、健康監測等各類自助服務,樹立疾病預防為主的健康生活理念。” 李其鏗說。
福建省衛健委副主任陳厚鑾告訴說,福建公立醫療機構已100%接入省、市全民健康信息區域平臺。目前,兩級平臺已累計存儲各類健康數據約6.39億份,居民健康檔案數據約3697萬份。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觀察(一):5G時代已來 看福建如何構建融合生態2019-05-06
- 福建生態云:織密織牢“天網”捍衛綠水青山2019-05-06
- 福建部分降低社保繳費基數2019-05-06
- 年度新媒體數據報告:福建互聯網新媒體發展位居全國前列2019-05-06
- 廈門市大數據開放平臺上線 市民、企業可登錄申請查找大數據2019-05-06
- 福建“數字時代”改變生活:物物互通 事事網辦 業業創新2019-05-06
- 8.2%!解讀福建省一季度GDP增長的背后2019-05-06
- 福建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多名臺胞再獲福建青年五四獎章2019-05-05
- 福建營商環境再優化 減稅降費提高企業獲得感2019-05-05
- 福建“五一”假期累計接待游客1730多萬人次2019-05-05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觀察(一):5G時代已來 看福建2019-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