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建永泰:用數字“武器”為綠水青山打造生態“鎧甲”
“太方便、太快捷、太有效了!有了這么一個APP,我相信未來永泰縣每一條河都能夠碧波蕩漾!”陳建彬是福建永泰縣塘前鄉大樟村河段的巡河員,最近他的手機裝上了一個“巡河神器”。
陳建彬夸贊的“巡河神器”,是永泰縣剛剛建成的數字生態綜合管理平臺的手機APP。
巡河人員利用手機APP實現一鍵上報處理
“巡河神器”河長的好幫手
不久前,永泰縣數字辦針對巡河系統專門做了一個測試。
在塘前鄉大樟村村部附近,陳建彬發現河水與往常有異,他立即打開手機APP,拍攝照片,并用手機定位上報情況;在位于30公里外的永泰縣攻堅作戰指揮中心,研判席前的大屏幕上立刻就接到了生態警情報告,研判員通過查看報告詳情,在空氣視圖中查看大樟村村部附近空氣是否超標,在水利視圖查看對應點水質,然后研判通過發布信息;隨后數字生態綜合管理平臺上收到相應生態警情信息,中心指揮人員通過平臺查看警情詳情,并通過對講儀和正在現場的陳建彬進行互動、查看現場情況,然后按相應等級的應急預案下達指揮調度任務;緊接著相應職能部門人員在手機APP端收到了一條任務并前往事發地進行處理。
整個流程通過數據在基層和指揮中心之間傳輸信息,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也避免了人力的往返奔波。
“以往我們發現問題,拍照回來后寫上報單,然后再等上級相關部門處理,最快也要一兩天。現在全部數字化了,幾分鐘的時間就能搞定。”陳建彬不由地感慨。
監控保護水質,只是永泰縣數字生態綜合管理平臺的其中一部分。日前,記者走進永泰縣攻堅作戰指揮中心看到,在一塊巨大的數字屏“背后”,永泰縣的空氣、水質、林業、環衛、管網、污水6大生態因子已經全部實現了數據化管控。
永泰縣數字生態綜合管理平臺
大數據賦能生態管控
“藏在深閨人未識,撩開面紗驚八閩。”永泰縣位于福州市西南,這里山川秀美,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
站在數字大屏的前方,永泰縣縣長雷連鳴說:“發展生態旅游,是永泰實現后發趕超的戰略選擇。”緊接著他話鋒一轉,“在發展旅游的同時,如何保護好生態環境,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之間如何做到平衡?在‘數字中國’和‘數字福建’建設的大背景下,永泰縣選擇利用大數據來做好全縣的生態管控。”
以大數據驅動生態發展,用信息化賦能環境保護。據了解,從去年開始,永泰縣便著手研發數字生態綜合管理平臺,經過半年多的時間,該平臺已經匯聚了全縣大氣監測系統、河長制系統、負氧離子系統及污水廠系統等,匯聚48個空氣微站、3個省控站、50個水質監測點、2個負氧離子站、污水廠出水口等實時監測數據。
“整個數字生態綜合管理平臺可以用‘1+6+1’來概括。‘1’就是一個生態概覽系統,即用可視化形式直觀清晰地呈現我縣環保監測總體情況;‘6’就是空氣、水質、林業、環衛、管網、污水6個環保核心領域;另一個‘1’就是GIS視圖,指揮調度系統。”工作人員介紹。
現在,工作人員坐在研判席前面,只要通過操控鼠標,點擊不同的板塊,即可實現實時觀測全縣的生態環境變化。
平臺對50個水質監測點實時監測
精準研判實現智能調度
“它的最大優勢,就是利用大數據實現了精準分析研判。”永泰縣數字生態綜合管理平臺的工程師向記者介紹,平臺通過區域橫向數據、縱向歷史數據的比對分析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指標并智能預警,通過對匯聚的數據信息進行級別設置,實現對全縣空氣、水利、林業等相關災害的預警,展示災害發生時間、地點和預警等級,根據預警等級所對應的應急處置預案給出指導方針,實現生態環境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空氣方面,平臺就可以對空氣的6大要素進行實時監控及AQI等指標趨勢變化進行分析比對;氣象方面,對氣象要素及負氧離子進行實時監測并對變化的情況進行了分地域和歷史數據分析。同時,平臺具有分析歷史數據功能,可直觀的展示蟲災、火災、污染等各類環保災害信息在地理上的不同時期分布或發展趨勢。”工作人員說。
“一旦發生警情,系統將如何來實現指揮調度呢?”面對記者的疑問,工作人員從大屏幕上調出了畫面。記者看到,平臺基于GIS地圖結合數字環衛APP,直觀展示了全縣巡河人員、護林人員、環衛人員、環衛車輛、渣土車的軌跡等動態信息,系統可以通過即時通訊和實時視頻傳輸等,實現指揮中心與末端協調、溝通、指揮和監管。
“比如在森林火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中,我們這個平臺通過自動采集國家衛星數據,智能識別大于20平方米的起火點,實時告警,根據氣象數據擬定處置區域,自動生成森林火災應急處置預案,指揮中心人員可以通過預案,按照突發事件等級,建立撲火任務,調動起火點就近的人員和物資,通過多功能記錄儀等前端設備實時回傳的影像,了解現場情況,進而準確、有效進行應急處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網格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將區域分塊管理,責任直接分配到人,消除了層層傳遞金字塔式的低效、消息傳遞失真的弊端。”
紅外鏡頭捕捉到的野生動物影像
如何把綠水青山利用好、保護好,完好地留給子孫后代,這是在發展過程中必須直面的問題。
“永泰縣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精神實質和時代內涵,堅持用大數據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把脈生態建設、輔助政府科學決策、提高事件處置效率,為環境保護監管和生態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永泰縣縣長雷連鳴如是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永泰:全鎮種植花生2500多畝 助農增收2019-04-22
- “永泰綠”為全域旅游注入新元素2019-04-12
- 網紅直播古老明前茶祭 “永泰綠”助力鄉村振興2019-04-10
- 永泰天門山景區試點“信易游” 信用好可享實惠2019-03-17
- 永泰20層“雙塔”11月竣工 建設大廈、金融大廈已封頂2019-03-12
- 永泰景區推出空中滑索 距離地面55米高全長188米2019-03-04
- 永泰縣美食街4棟主體建筑全部封頂 擬5月試營業2019-03-03
- 永泰大洋至城關將建新公路 區間里程縮短約14公里2019-02-27
- 永泰白杜依托自然風光建設畫家村 打造一村一品2019-02-27
- 永泰首座莊寨酒店完成主體工程改造 “五一”試營業2019-02-25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大數據助推福建改善醫療服務:患者少跑腿、數2019-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