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信息化建設為福州政務服務點燃“數字引擎”
晉安市民服務中心利用全市“一體化”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讓信息數據“多跑路”,辦事群眾“少跑腿”。
海峽網5月7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文 池遠/攝)2000年,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作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決策,開啟福建大規模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序幕。建設期間,統建共享成為數字福建建設的最大亮點之一,引領電子政務的全國風向。
而今,福州作為全國唯一的“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試點城市,以“一套標準”“一庫共享”全力打造政務服務統建共享基礎,市民辦事跑“一扇窗”、上“一張網”,信息化建設為政務服務點燃“數字引擎”,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全城覆蓋服務觸手可及
近日,市民劉女士到家附近的晉安市民服務中心辦理職工生育報銷。取號、排隊等候、遞交材料……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辦理。“以前要到市級市民服務中心或醫保中心才能辦理的業務,現在這里也能辦,又快又方便。”劉女士滿意地說。
不用跑遠路,就近辦事,越來越多的市民受益于“市區同權、多點辦理”機制。目前,我市已構建起全市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網絡通、數據通、系統通、業務通、服務通“五通”,用數據跑路代替市民跑腿。
服務還不止于各縣(市)區級的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結合基層群眾辦事需求,去年4月,我市出臺《福州市村居(社區)政務服務管理辦法》,搭建社區政務綜合管理平臺,在全市100個村居(社區)試點政務服務事項社區綜合受理,將23個部門的94項有關事項下放社區辦理,打造“最短距離15分鐘便民服務圈”。
鼓樓區鼓東街道慶城社區是福州首批政務服務下沉的試點社區之一。在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大廳,“明星設備”——福州市智慧社區自助終端機可供查詢94項政務的具體內容及辦理進度,同時提供信用服務、票據服務、便民服務等自助服務。
“社區可受理哪些政務,哪些社區有試點政務下沉社區服務,市民辦理政務需要哪些材料,在這臺機器上一目了然。”慶城社區“下沉社區政務”處理窗口的專職人員介紹。
優質政務服務的下沉讓遠離城區的居民尤感便利。家住瑯岐島的陳麗英因就業失業登記辦理手續復雜,一直未去辦理。去年這一事項下放社區后,她只跑了一趟社區就辦好,免去了跑社區、街道,再花2小時到馬尾區人社局核定的繁瑣手續,從“出一趟遠門辦好”到“在家門口辦結”,優質服務觸手可及。
全程網辦辦事“零跑腿”
日前,福建嘉恒信息公司負責人陳佳洵登錄福州市網上辦事大廳辦理業務時,發現首頁“我的惠企政策”選項送來一份“惠企政策禮包”。點擊選擇企業所屬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類后,關于該行業的116項惠企政策立即呈現在屏幕上。
“惠企政策能夠‘私人定制’,在家上網就能查到,太方便實用了!”陳佳洵連連點贊。
讓惠企政策精準直達企業,是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借力互聯網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辦事服務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加快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力促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網辦”。如今在福州,從惠企政策查詢、咨詢到辦事,“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已成為市民和企業實實在在的辦事體驗。
近日,福州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經辦人莊建端通過“福建省專利申請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專利資助和獎勵申請。次日9時,經知識產權局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后,該申請自動進入財政撥款階段。“坐在家里點點鼠標就把事情辦好了,現在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莊建端感嘆道。
辦事窗口是政府的“門面”,辦事要跑幾趟、等多久,直接影響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今年1月,我市實現專利資助與獎勵受理事項實現全流程網辦,借助資助系統自動檢測、比對專利申請信息,自動記錄、儲存專利資助申報信息,以及全程管理財政撥款進程的功能,有效為申請人節省時間成本,減少跑腿次數。
“隨著數字政務技術的不斷成熟與快遞物流的普及,‘O2O’政務服務模式得以推行,大幅減少了市民跑腿次數。”據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印發執行《福州市“最多跑一趟”服務標準規范》,推進“網購式”辦事體驗。現如今,我市網上辦事大廳、“福州窗”官方微信、“e福州”APP等平臺集聚成為“數字矩陣”,同時借力快遞物流收寄申請材料與辦結件,實現了服務能力的最大化輸出。
截至目前,我市“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項共計1297項,占全部事項的92.25%,其中超三成事項可以“零跑腿”。
“四個一”助推優質政務服務
在福州,“互聯網+政務服務”越發根深葉茂,企業、市民辦事獲得感不斷提升。這背后是我市以統建共享為基礎,以信息化建設為引擎,“一套標準、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庫共享”的政務服務體系日漸成熟,線上線下融合程度逐步加深,助推優質的政務服務。
完善“一套標準”,推動零差別受理。福州市、縣兩級同步推進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標準化,在省內率先編制全市通用事項目錄,統一規范辦事指南,明確統一的受理、審核申報材料標準,統一事項賦碼,為實現全城通辦打好基礎。
推行“一庫共享”,力爭辦事少跑腿。在全國率先實行行政審批全流程電子證照應用,構建統一的電子證照管理平臺,深度融合網上審批與電子證照系統,實現增量電子證照數據的實時入庫和存量電子證照數據的批量入庫,以證照“觸網”推動“一庫共享”,實現電子證照跨部門、跨層級應用。
市民辦事跑“一扇窗”。通過“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統一出件”的審批服務模式帶來“縮時限”“降門檻”“提速度”的暢快體驗:業務辦理排隊時間由33分鐘縮短至14分鐘,事項平均辦結時間從7.2天降到3.6天,申請材料累計減少約2000份材料,群眾辦事累計滿意率達99.99%。
市民辦事上“一張網”。福州市、縣兩級行政服務中心統一使用“福州市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受理申請,縱向對接省網上辦事大廳,橫向對接職能部門的業務審批系統,推動部門自建系統與政務服務管理平臺數據的雙向實時互通。同時,將所有政務服務事項的出入口全部整合到統一受理申辦平臺,與部門審批系統無縫鏈接,變多網受理為一網受理。
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部門信息聯通共享。為充分利用涌流其間的“數據財富”,去年,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啟用政務服務大數據分析平臺,接入智能取號系統、政務管理清單系統等多個系統,將各環節、不同面向的數據全面捕捉,形成涵蓋服務效能、辦件效率、證照應用等16個方面的政務全景分析,通過可視化呈現,用于自身的服務優化提升同時,方便辦事市民。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書記省長與嘉賓座談 談到數字“絲路”建設2019-05-06
- 支付寶持續加碼助力數字福建建設2019-05-06
- 在信息強國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寫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之際2019-05-05
- 新華社:福建奮力打造“數字中國”樣板區2019-05-05
- 奮力打造“數字中國”樣板區——“數字福建”建設進展新觀察2019-05-05
- 電子政務:引領“數字福建”走前頭2019-04-30
- 航拍數字福建產業核心區之廈門軟件園2019-04-29
- 夯實基礎,鋪設“數字福建”高速網2019-04-29
- “數字福建”“數字福州”建設碩果累累2019-04-28
- 探秘數字福建“最強大腦”2019-04-2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第二屆智慧社會論壇在福州舉行 福建將實施1002019-05-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