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閩江夜話 五舟起航:數字之光閃耀黃金水道
烏山號行駛在閩江黃金水道上。記者 朱榕 攝
海峽網5月7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李白蕾 陳鐵夫 阮冠達 顏瀾萍)昨晚,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重要活動之一——“數字經濟·閩江夜話”在閩江兩岸絢麗的燈光映照下璀璨啟幕。
這是一場充滿福州元素的盛會,“烏山號”“于山號”“屏山號”“烏塔號”“白塔號”五艘船載著數字經濟領域的百名行業翹楚,行駛在閩江10公里的黃金水道上。嘉賓們分別就“人工智能”“數字海絲”“數字健康”“物聯網”“數字社會”五個數字經濟領域的熱門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共同探索數字經濟發展,分享前沿見解,搭建起思想交匯的新平臺。游船上還專門設置了閩劇表演、脫胎漆器、軟木畫、油紙傘等福州非遺項目展示環節。
閩劇表演亮相閩江夜話活動。記者 李白蕾 攝
烏山號:人工智能驅動產業升級
烏山號上,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柏華、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廣聯達科技董事長刁志中等嘉賓,就人工智能產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人工智能技術如何發展和創新、如何培育人工智能人才等問題,展開熱烈探討。
“人工智能的產業發展機會,確實是真的。”王柏華的發言贏得臺下一陣掌聲。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大潮已經來了,浪潮人工智能服務器這兩年以300%~400%的速度增長。”張順茂說,中國在AI方面有很強的人才儲備,把腦力變成技術,再把技術應用到數字化建設上面,這是中國實現網絡數字強國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算力,而算力的關鍵是芯片。作為芯片領域的權威專家,魏少軍客觀地說:“人工智能確實很熱,給了中國很好的發展機遇,但與我們真正想要的還有一定差距。”
刁志中接過話說,人工智能如果不跟應用結合起來,是沒有前途的,“人工智能需要應用場景、方便獲得的數據、能滿足應用的算法,這三塊怎么有機形成一個整體,我們必須就此進行深入研究”。
活動現場,京東和騰訊的專家也分享了AI技術服務于農牧行業和醫療行業的成功經驗。嘉賓們認真聆聽,不時發出會心的微笑。
嘉賓探討“數字海絲”建設。記者 朱榕 攝
于山號:“數字海絲”助力“一帶一路”發展
“于山號”上,來自澳大利亞、葡萄牙、印度、尼日利亞、肯尼亞、加納等國家的政府官員及專家學者,一起探討“數字海絲”議題。
北京大學教授、工信部原副部長楊學山認為,在“一帶一路”平臺上,不同國家的經驗教訓可以彼此借鑒學習,這也是為什么國家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對楊學山提出的消除數字鴻溝深有體會。他表示,中國已經是IT、通信領域的領袖國家,通過加深數字經濟方面合作,可以為更多國家帶來福祉。“我們希望在基建和IT方面加大互聯互通。”周浩黎建議,中國和印尼還可以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方面展開合作,幫助印尼誕生更多“獨角獸”企業。
網龍網絡公司黨委書記鄭輝認為,教育是民族的未來,網龍打造的全球最大的數字教育平臺,可以幫助“海絲”沿線國家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嘉賓們一致認為,以“海絲”為平臺發展數字經濟,是實現命運共同體共同繁榮的重要途徑,數字技術和“海絲”的深度融合,將會加速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進程。
嘉賓就數字健康進行交流。記者 阮冠達 攝
屏山號:“數字健康”前景廣闊
屏山號上,專家學者圍繞“數字健康”的話題,就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的實踐與未來挑戰,以及互聯網+健康醫療的前景展開熱烈討論。
騰訊副總裁丁珂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醫生減少工作失誤,但不可能完全代替醫生。
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魏然認為,在未來醫療產業,特別是遠程醫療、未來健康醫療模式的管理和改變方面,大數據前景廣闊。
國內數字健康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應對諸多挑戰。中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世鋒提出了下一步發展的思路:在政策上,數字數據的相關政策、標準、機制,最好能盡快形成可推廣復制的模式;在應用上,應摸清數據家底,并盡可能地利用現有數據推動應用。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對人工智能應用于醫療健康的前景有著獨到的見解:“中國人口多,可支配收入增長快,老齡化的趨勢也較為明顯,所以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最大市場應該在中國。”但他也指出,要真正促進人工智能在健康領域的發展,還需要確保未來數據可以格式化、標準化,同時突破技術上的瓶頸。
嘉賓討論數字社會。林士海 攝
白塔號:數字社會帶來大變革
白塔號上,業內大咖和專業學者就數字社會帶來的變革和影響,以及如何應用新技術推進數字社會建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羽認為,所謂數字化,從信息分發的角度來說就是提高了人獲取信息的效率,降低了人對于信息生產和傳播的門檻,“在以前非數字化社會,信息生產的門檻非常高,普通民眾基本不可能做到。而現在,無論是獲取信息、交友,還是電子購物、電子政務、社會管理,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信息化、智能化,我們已經進入數字社會”。
“數字社會帶來的變革是全方位的。”北京思源政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亮說,從受眾的角度來說,每一個社會公民需要在全生命周期全面地享受數字社會帶來的變革;從企業發展來說,除了專注自身生產發展之外,也需要在發展過程中結合政府的管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來構建管理模式。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閻力大表示,邁向數字社會是提高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的必然選擇,“我們提出了一個數字平臺的概念,把數字化必須用到的關鍵技術裝在平臺里,把簡單留給客戶、把復雜留給平臺”。
嘉賓熱聊物聯網。記者 陳鐵夫 攝
烏塔號:數字經濟 人物互聯
烏塔號上,各界嘉賓就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所面臨的挑戰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朱秀梅說:“政府部門正加大力度營造物聯網發展環境、提供制度供給,著力點集中在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兩個方面。工信部正聯合交通、發改、科技等部門,按照標準先行、規范有序、產業先導的思路,共同助力物聯網產業的升級。”
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EO王晶說:“數字福建、數字中國發展的關隘,在于物的大數據和人的大數據,萬物互聯、物人互聯,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新大陸發展的方向。”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武鋼說,金風將借力物聯網在福建打造以風電裝備制造為龍頭、打通相關零配件產業鏈的外銷型生產基地。
中電科軟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淮松表示,物聯網應該致力于物、數、智聯的三維探索,盡快破解當前的條塊信息壁壘,“我們希望和新大陸等企業尋找合作的可能”。
數字中國,出航閩江;數字福建,揚帆致遠。古老的榕城,因為這場數字的盛會而脈動。昨夜的閩江,也因各位嘉賓的到來而格外美麗。雖然游船靠岸了,但數字經濟的思想種子,已深植嘉賓心中,并將播撒到世界各處。
嘉賓們興致勃勃地欣賞閩江夜景。記者 李白蕾 攝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論壇舉行2019-05-07
- 福建41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總投資額587億元2019-05-07
- 福建37項便民服務一搜就辦 5項實現“最多跑一次”2019-05-07
-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觀察(二)探秘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展館里的未來科技2019-05-07
- 黑科技匯集 這個展覽會怎能不來2019-05-07
- 《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在福州發布 福建信息化發展評價指數排第六2019-05-07
- 于偉國唐登杰會見出席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嘉賓代表2019-05-07
- 黃坤明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強調 充分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2019-05-07
- 登高望遠,開辟新藍海——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論壇觀察2019-05-07
-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呈現三大特點2019-05-0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福建41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總投資額52019-05-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