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務印書館于殿利:數字科技助力弘揚傳統文化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
海峽網5月8日訊(福州新聞網記者 陳穎潔 劉寶英 黃麗汀 攝像 林凱航 俞建強)7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在福州日報社融媒體演播間接受記者專訪。
商務印書館創立于1897年,是中國現代第一家出版機構。第一次參加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為記者解讀了如何將傳統文化與數字科技融合創新的時代命題。
記者:請您簡單介紹下具有悠久歷史的商務印書館?
于殿利:商務印書館到今年已經有122年的歷史,學術界對它的評價是,商務印書館的創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出版的開端,同時標志著中國現代文化的興起。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時候,商務印書館曾經發展到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企業,不僅僅做出版,還做教學用具,甚至創立了中國第一家電影制片廠,當時建造的東方圖書館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圖書館。即便在戰爭年代,也是將國家的文化建設扛在肩上。
記者:商務印書館承載著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在數字化時代,傳統文化與數字科技如何碰撞出火花?
于殿利:商務印書館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民族的根留住,這個根就是我們的語言和文字。學術研究、文學藝術、創作等都是以語言文字為基礎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語言和文字的話,這個民族就不存在了。
大型工具書《辭源》,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在數字化時期里,為了將《辭源》繼續弘揚光大,體現數字技術的魅力,在《辭源》第三版修訂版出來的時候,我們推出了網絡版和U盤版,同時資源的數據庫也在加工中,數據庫不是《詞源》紙本書的翻版,編撰詞源的相關資料都進入到了數據庫,以供查閱。
另外一本大家更為熟悉的就是新華字典,是民族文化和漢字文化的標志性的符號,現在,新華字典也已經推出它的數字產品——新華字典APP,目前下載量超過千萬次,這個APP含有紙本對照,以及各種各樣的檢索功能,最便捷的檢索方式就是通過手機掃描文字。另外,這款APP還具有學習功能,比如APP通過比照標準的真人發音,對學習者的普通話進行評分,以此訓練學習者的普通話水平;APP還可引導學習者如何識字,并測試學習者對漢字的掌握程度。掌握文字,理解字面意思是不夠的,我們通過設置各種游戲,提升學字的趣味性,提高學字的速度和效率。
目前最新的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八版APP,不但增添了寫作的功能,也利用數字化打造了強大的檢索功能。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八版APP集合了各種相關詞典,形成了更大的數據庫,具體來說就是學習者只要查詢一個詞,各大字典對該詞的解釋就都能被檢索出來。
所以,查考型詞典、檢索型詞典和學習型詞典是完全不同的,從收詞的原則到解釋的層面都不一樣,但是有了數據庫功能之后,就可以解決其中的很多問題。
記者:在福州長樂成立了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這個館將如何進行數字化建設,老百姓能享受到什么新服務?
于殿利:在福州市政府和長樂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聯合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新華發行集團,共同在福州濱海新城建設商務印書館閱讀體驗中心,成立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這一系列舉措與我們的數字化發展規劃一致,也正契合數字福建、數字中國建設的發展戰略。
濱海新城商務印書館閱讀體驗中心將來具有三大的功能。
第一,是建立商務印書館福建名人展館,這些名人是商務印書館歷史上,也是在中國近現代文化歷史上做出卓著貢獻的福建名人,這個展館不是傳統的圖片加文字,而是有相關真實的文物。另外,通過智能化、高科技的手段來全景式的來展示這些名人的生平。
第二,是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全民閱讀示范基地,通過商務印書館福建名人展館的展示,激發孩子們的自豪感和學習熱情。另外計劃建造一個線上的華僑書房,為全球的華人,尤其是福建籍的華僑,提供一個共同讀書的樂園。
第三,是打造一個全媒體的閱讀體驗基地,體現數字文化,服務于濱海新區當地的文化,為當地提供一個好的文化場所和氛圍。
記者:商務印書館未來將如何利用數字化繼續發展?
于殿利:我去年提了一個動員的號令,就是要再建一個數字的、科技的、智能的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在傳統出版領域是中國最著名的品牌,它的影響和貢獻都已經載入史冊,那么在新的歷史時期,尤其是在新的媒體融合和數字化時期,我們有理由借助新科技,為商務印書館再創一個新貢獻,這是我們新時代的使命和責任,也是我們品牌發展的需要。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設立500萬元學術基金 商務印書館資助學術活動2017-08-22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武漢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肖順云:未來福州大有2019-05-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