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大理念的發源地和實踐地 黃承梁
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發源地。從1985年6月任職廈門市至2002年10月赴浙江省,習近平同志先后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他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立足福建省情,關心民生疾苦,關注百姓脫貧致富,堅持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和諧統一,提出了一系列極具戰略性和前瞻性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戰略,體現出習近平同志始終如一的自然情懷、人文情懷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廈門,他堅決推進筼筜湖污染治理和防治攻堅戰,使昔日黑臭筼筜湖成為今日廈門“城市綠肺”;在寧德,他把林業擺在山區脫貧致富的戰略地位,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在福州,他主持編定《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提出“城市生態建設”理念;在福建省委省政府,他系統全面地部署和推進生態省建設。這次在福建調研和參加福建省委和省直有關部門的活動,筆者欣喜地注意到,習近平同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重大科學論斷都可以在福建溯本探源。1997年4月10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提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青山綠水長遠看是無價之寶,將來的價值更是無法估量”。這是福建在新時代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遵循的重大理念。它表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兩山論”的科學論斷,本身經歷了自然的、歷史的孕育和形成過程。
回顧歷史,立足現實,展望未來,福建正是按照習近平同志打下的堅實基礎、繪就的生態省建設藍圖,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接力棒一任傳一任,使生態文明建設在八閩大地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福建要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為重大契機,更好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好發揮理念引領,更好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著力加強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切身的重大利益關切,著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不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凝聚閩商力量2019-06-04
- 2018年福建生態文明指數全國第一2019-06-04
- 《關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解讀2019-06-04
- 習近平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9-06-04
- 好消息!福建公立醫院改革獲中央財政獎勵2019-06-04
- 福建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深化健康福建建設等工作2019-06-04
- 打造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銅墻鐵壁” 福建省力爭實現飲用水安全“六個100%”2019-06-04
- 福建發布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優2019-06-03
- 福建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2019-06-03
- 第二屆“創響福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啟動2019-06-03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中共福建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在福州召開2019-06-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