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縣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新華社南昌6月15日電 題:出發,“初”發——來自紅軍長征出發地的追尋
新華社記者鄔煥慶、高皓亮、鄔慧穎、劉羽佳
一部史詩,從第一行文字就能感受英雄的力量。
一座大廈,從第一塊基石就能推測屹立的高度。
一次遠征,從第一步出發就能找到勝敗的根源。
于都河畔,驚濤作證,一座豐碑直刺蒼穹。
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縣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6月12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85年前,近9萬中國工農紅軍從這里集結出發,開始了一場九死一生卻徹底改變中國命運的遠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那群遠征的人,到底為什么,就雖死無憾地出發?
那群遠征的人,到底靠什么,能堅定從容地出發?
那群遠征的人,到底圖什么,會義無反顧地出發?
于都河畔,贛南紅都,在紅軍長征出發之地,隨便抓起一把泥,指縫里就會流出長征的故事、紅軍的傳奇。
走近這塊熱土,走進這些故事,一種不朽的精神跨越時空指引著人們去追尋偉大遠征出發的步伐,去感悟源自初心的澎湃……
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縣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6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出發,為什么?
在于都縣段屋鄉寒信村的古祠堂里,放著兩本族譜,一本是傳統家譜,一本是滿滿登載了這個村幾百名紅軍烈士名字的英烈譜。
豈止是于都,在瑞金,在興國、贛縣、寧都、信豐……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贛南原中央蘇區,許多村莊都有一本紅軍烈士譜。
而幾乎所有的長征歷史研究的著述都毫無例外地寫道:近9萬中央紅軍跨過于都河出發長征,能平安抵達陜北的不過寥寥數千人。
一場“平均每公里就有三四人倒下”的遠征,當年的紅軍,為何就雖死無憾地出發了呢?
答案,或許就寫在裝下了整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腦機關的謝家祠堂里。
責任編輯:肖舒
- 追尋,踏著紅色的足跡2019-06-23
- 記者再走長征路丨尋訪福建水口村紅軍渡口的歷史印跡2019-06-23
-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閩西子弟多犧牲 紅34師血染湘江2019-06-23
- 風展紅旗如畫——來自長征出發地長汀、寧化的紅色信仰報告2019-06-21
- 風展紅旗如畫——來自長征出發地長汀、寧化的紅色信仰報告2019-06-21
- “紅軍長征第一村”:講解員中的“父子兵”2019-06-20
- “長征第一村”里的紅色守望2019-06-19
- “記者再走長征路”上的特別黨課2019-06-19
-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福建長汀:關心群眾生活 構筑銅墻鐵壁2019-06-17
- 300次!長征系列火箭發射次數再刷新2019-03-11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2019-06-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